《礼记.月令》:“〔孟春之月〕东风解冻,蛰虫始振,鱼上冰,獭祭鱼,鸿雁来。”郑玄注:“皆记时候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鱼当盛寒之时,伏于水下,逐其温暖,至正月阳气既上,鱼游于水上,近于冰,故云鱼上冰也。”后
《书.洪范》:“曰肃,时雨若……曰圣,时风若。”孔传:“君行敬,则时雨顺之。”后因以“风雨时若”指风调雨顺。唐张嘉贞《北岳庙碑》:“祯祥日新,既祠既禋,国万斯春兮;风雨时若,是耕是获,家勤于作兮。”主
同“郢中曲”。唐方干《叙雪献员外》诗:“谢守来吟才更逸,郢词先至彩毫端。”【词语郢词】 汉语大词典:郢词
①形容人多。唐牛希济《崔烈论》:“复结驷连骑而往,观其堆积之所,然后命官。”②形容排场阔绰。明李贽《初潭集·夫妇二》: “今日为相,明日结驷连骑,食方于前。” ●《庄子·让王》: “子贡乘大马,中绀而
同“炊粱梦”。元吴存《满江红.谢番丞荐举》词:“老去久忘炊黍梦,兴来偶作乘槎客。”
源见“陆绩怀橘”。借指孝敬父母的礼物。唐 欧阳行周《送周孝廉擢第归觐序》:“已比郄诜之玉,思怀陆绩之橘。”唐张祜《送卢弘本浙东觐省》诗:“怀中陆绩橘,江上伍员涛。”【词语陆绩橘】 汉语大词典:陆绩
汉.刘向《列仙传.毛女》:“毛女者,字玉姜,在华阴山中。山客猎师,世世见之。形体生毛,自言秦始皇宫人也。秦坏,流亡入山避难,遇道士谷春,教食松叶,遂不饥寒,身轻如飞,至西汉时,已百七十余年矣。所止岩中
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愿。 这是古人生逢乱世所采取的一种全身远害的态度。语出《论语.季氏》:“孔子曰:‘隐居以求其志,行义以达其道。吾闻其语矣,未见其人也。’”《后汉书.逸民传.序》:“或隐居以求其
源见“秦狱气”。盼冤狱得消。唐沈佺期《狱中闻驾幸长安》诗之一:“扈从由来是方朔,为申冤气在长平。”
源见“张敞画眉”。本指汉张敞。敞曾为京兆尹,又以为妻画眉闻名,故称。后多借指夫婿。宋张孝祥《丑奴儿》词之六:“画眉京兆风流甚,应赋《蛜蝛》。杨柳依依,何日文箫共驾归?”【词语画眉京兆】 成语:画眉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