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激浊扬清”。北周庾信《温汤碑》:“仁则涤荡埃氛,义则激扬清浊。”见“扬清激浊”。北周·庾信《温汤碑》:“仁则涤荡埃氛,义则~。”【词语激扬清浊】 成语:激扬清浊汉语大词典:激扬清浊
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谢太傅(谢安)问诸子侄:‘子弟亦何预人事,而正欲使其佳?’诸人莫有言者,车骑(谢玄)答曰:‘譬如芝兰玉树,欲使其生于阶庭耳。’”此事又见《晋书.谢安传》。谢安有一次对子侄们说,人
源见“白驹过隙”。谓使光阴停留。唐司空图《哭王注》诗:“已叹漳滨卧,何言驻隙难。异才伤促短,诸友哭门阑。”【词语驻隙】 汉语大词典:驻隙
指香囊。《礼记.内则》:“衿缨皆佩容臭。”郑玄注:“容臭( ㄒㄧㄡˋ xiù 秀),香物也。”孙希旦集解:“容臭,谓为小囊以容受香物也。”即用小囊容盛香物,佩带在衣服上。【词语容臭】 汉语大词
同“中圣人”。宋梁栋《赠嘉兴徐同年》诗:“万事不醒中酒圣,一贫无奈讼钱神。”
同“借箸筹”。清 丘逢甲《兰西将去潮次鷃尘韵送之》之三:“但闻有鬼预曹谋,岂合无人借汉筹!”【词语借汉筹】 汉语大词典:借汉筹
《宋史.刘安世传》:“〔刘安世〕在职累岁,正色立朝,扶持公道。其面折廷争,或帝盛怒,则执简却立,伺怒稍解,复前抗辞。旁侍者远观,蓄缩悚汗,目之曰‘殿上虎’。”后用“殿虎”称颂敢抗争的谏官。清黄遵宪《铁
同“襦袴歌”。宋王禹偁《送陈侯之任同州》诗:“同州古三辅,北望雄且优。诏条得以布,民瘼得以求。勿谓绮纨子,当有襦袴讴。”【词语襦袴讴】 汉语大词典:襦袴讴
源见“抱瑟不吹竽”。喻才能不被赏识。明 无心子《金雀记.进谒》:“才到长安京都,欲为观国之宾。鲰生若也逢昌运,敢言鼓瑟齐门。”
源见“王烈髓”。借指世外仙人般生活。唐刘禹锡《桃源行》诗:“筵盖石髓劝客食,灯爇松脂留客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