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不咎既往

不咎既往

语出《论语.八佾》:“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”谓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。《明史.贵州土司传.贵阳》:“令还侵地,不咎既往,已属国家宽大。”清 薛福成《庸庵笔记.史料一.咸丰季年三奸伏诛》:“此后惟有以宽大为念,不咎既往。”亦作“不追既往”。清 林则徐《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》:“闻该夷平日重一信字,果如本大臣所谕,已来者尽数呈缴,未来者断绝不来,是能悔罪畏刑,尚可不追既往。”


见“既往不咎”。《后汉演义》13回:“莽又大赦天下,饬令四方盗贼,一律解散,~,若有迷惑不返,将遣百万雄师,一体剿绝。”


【词语不咎既往】  成语:不咎既往汉语词典:不咎既往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藜照牖

    同“青藜照阁”。宋刘克庄《浪淘沙》词:“归去青藜光照牖,阶药翻红。”

  • 朝天曳履

    源见“郑履”。形容大臣深受君王倚重。清吴雯《题夔州翁两照》诗之一:“还看第一声名大,即有朝天曳履时。”

  • 立本羞

    《新唐书.阎立本传》:“初,太宗与侍臣泛舟春苑池,见异鸟容与波上,悦之,诏坐者赋诗,而召立本侔状。阁外传呼画师阎立本,是时已为主爵郎中,俯伏池左,研吮丹粉,望坐者羞怅流汗。归戒其子曰:‘吾少读书,文辞

  • 捉月

    宋洪迈《容斋随笔.李太白》:“世俗多言李太白在当涂 采石,因醉泛舟于江,见月影俯而取之,遂溺死,故其地有捉月台。”因以“捉月”为咏李白的典实。宋李纲《读四家诗选》诗之一:“谪仙乃天人,薄游人间世……神

  • 吴季剑

    同“吴陵剑”。清毛奇龄《张梯墓下作》诗:“墓下未留吴季剑,望中何处谢家山?”

  • 不以人废言

    《论语.卫灵公》:“君子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:孔子说,深明大义行为端正的人,不因为有的人能言善辩,话讲得好,就认为他有才能而去举用他;也不因为有的人品行不好而对他讲的有道理的话也

  • 呼癸庚

    同“呼庚癸”。清尤侗《四月十五日圣驾祷雨立降喜成二律限韵》之二:“深宫斋祓念苍生,莫遣南东呼癸庚。”【词语呼癸庚】   汉语大词典:呼癸庚

  • 悟布毛

    《景德传灯录.前杭州径山道钦禅师法嗣》:“〔鸟窠道林禅师〕有侍者会通,忽一日欲辞去,师问曰:‘汝今何往?’对曰:‘会通为法出家,以和尚不垂慈诲,今往诸方学佛法去。’师曰:‘若是佛法,吾此间亦有少许。’

  • 束身自好

    参见:束身自修见“束身自修”。梁启超《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》:“宋贤大扬其波,基础益定,凡缙绅士流~者,莫不兢兢焉。”【词语束身自好】  成语:束身自好汉语大词典:束身自好

  • 长者赐,少者不敢辞

    古代礼法,长辈有赏赐,年轻人不能推辞。语出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长者赐,少者贱者不敢辞。”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二本三折:“〔夫人云〕‘将酒来,先生满饮此杯。’〔末云〕‘长者赐,少者不敢辞。’”《二刻拍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