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不念旧恶

不念旧恶

为了事业的成功,要善于团结那些反对过自己的人。公元前656年,晋献公因听骊姬谗言,逼死太子申生并派寺人披前去蒲城杀公子重耳。公子重耳被迫逃亡狄国,寺人披追赶不及,斩其一袪(袖口)而还。后来,晋惠公即位,同样把重耳视为政敌并再命寺人披前去刺杀他,逼得重耳到处流亡。公元前636年,重耳在秦穆公支持下归国为君,原为晋惠公臣下的吕甥,郤芮计划乘夜焚毁王宫,杀死晋文公重耳,寺人披得知这一消息,即赴宫门要求见晋文公。晋文公不但不见,还使人责备他说:“僖公五年时(前655年),献公命你一夜间赶到蒲城刺杀我,你应时而至。后来我同狄君打猎渭滨,惠公命你三天内来刺杀我,你两天就赶到了。即使这是国君的命令,你怎么这样快呀。现在我还保存着被你砍去袖口的衣服,你还有什么脸来见我,快快离开吧。”寺人披回答道:“我以为你经过多年磨难,回国为君,一定聪明了不少,如今看来,并非如此,看来免不了又要遭受灾难。国君的命令是必须执行的,不能含糊。为国君清除敌人,是要竭力而为的,而不管是什么样的敌人。现在您即位为君,难道就没有敌人吗?从前齐桓公不念管仲射其带钩之旧恶而使其为相,从而巩固了统治。你若不这样做,将会有更多的敌人,哪里只是我一个刑余之臣呢?”晋文公听出他话里有因,接见了他。寺人披便将吕甥、郤芮企图发动政变的消息告诉了晋文公。晋文公抓紧时间采取应付措施,终于平定了这场叛乱。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吕、郤畏逼,将焚公宫而弑晋侯。寺人披请见,公使让之,且辞焉,曰:‘蒲城之役,君命一宿,女即至。其后余从狄君以田谓滨,女为惠公来求杀余,命女三宿,女中宿至。虽有君命,何其速也。夫袪犹在,女其行乎?’对曰:‘臣谓君之入也,其知之矣。若犹未也,又将及难。君命无二,古之制也。除君之恶,唯力是视。蒲人、狄人,余何有焉?今君即位,其无蒲、狄乎?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。君若易之,何辱命焉?行者甚众,岂唯刑臣。’公见之,以难告。”

【例句】:

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伯夷、叔齐,不念旧恶,怨是用希。” 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10第3章:“里凫须仰首曰:‘……臣之为贼亦大矣,罪至十族,未足塞责。然君(指晋文公)诚赦之罪,与骖乘游于国中,百姓见之,必知君不念旧恶,人自安矣。’”


述宾 恶,读è,不计较过去的仇怨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伯夷、叔齐,~,怨是用希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宽容和谅解方面。→隐恶扬善 ↔不仁不义


【词语不念旧恶】  成语:不念旧恶汉语词典:不念旧恶

猜你喜欢

  • 萧寺

    也作“萧家寺”。据传梁武帝萧衍造佛寺命萧子云飞白大书曰“萧寺”,后世称佛寺为萧寺。常用以歌咏寺院、佛寺。任孝恭少时在萧寺跟随萧子云法师读经论,明佛理,坚持蔬食斋戒,极为虔诚。任孝恭临淮(今安徽灵壁县)

  • 荣启乐

    同“荣公三乐”。唐白居易《洛阳有愚叟》诗:“抱琴荣启乐,荷锸刘伶达。”清钱大昕《十驾斋养新录.古人姓名割裂》:“白乐天诗‘天教荣启乐,人恕接舆狂’,谓荣启期也。”

  • 舞鸣鸡

    同“舞荒鸡”。清唐孙华《夏日杂诗八首》之八:“安眠常彻晓,不复舞鸣鸡。”

  • 孤鸾照影

    同“孤鸾照镜”。元宋褧《遗芳蔓》诗:“琼瑶台上魂是非,孤鸾照影心含悲。”

  • 穿针乞巧

    南朝.梁.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七夕妇女结彩缕,穿七孔针,或以金银鍮石(注:鍮石,黄铜)为针,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。有喜字网于瓜上,则以为得。”又据五代.后周.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卷下《乞巧楼》载称,

  • 绣文倚市

    绣文:用彩色丝、绒、棉线在绸、布等上面刺绣成花纹、图像或文字。此处泛指手工业生产劳动。后以此典比喻正当事业不受重视,不如末业小技;也形容泛指非正当谋生手段。 倚(yǐ椅):靠。 此典指从事手工业生产刺

  • 摇子公指

    同“食指动”。清袁枚《齿痛》诗:“徒摇子公指,愁对亚夫箸。”

  • 夜眠薪

    同“卧薪尝胆”。清赵翼《述庵璞函缘事罢官从军来滇次韵奉答》之二:“扫穴犁庭仗武臣,也须愤切夜眠薪。”

  • 氓廛

    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“远方之人,闻君行仁政,愿受一廛而为氓。”赵岐注:“廛,居也。”因以“氓廛”指民家住房。明宋濂《遯耕轩记》:“署居与氓廛孰安?章绶与民服孰华?”【词语氓廛】   汉语大词典:氓廛

  • 春风桃李

    春天的和风里桃花李花盛开。也比喻老师对学生的谆谆教诲。唐.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春风桃李花开日,秋雨梧桐叶落时。”偏正 春风吹拂下桃花李花盛开。也比喻老师对学生谆谆教诲。于右任《武功城外》:“朔漠冰霜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