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九折回轩

九折回轩

九折:九折阪,在今四川省荥经县西邛崃山,山路高峻险阻,曲折难行。回轩:倒转车头返行。西汉琅邪人王阳被任命为益州(治在今四川晋宁县东)刺史,在巡行所部,查核下级官吏治绩途中经过邛崃山九折阪时,王阳在车上看到山路奇险难行,就叹息说:“父母给了我这个身体,怎能屡次冒生命危险登上这险峻的山路呢?”于是,他就托病辞职返回故乡了。后以“九折”或“九折回轩”形容山势险峻,山路奇险难行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76《王尊传》3229页:“先是,琅邪王阳为益州刺史,行部至邛崃九折阪,叹曰:‘奉先人遗体,奈何数乘此险!’后以病去。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孙绰《游天台山赋》:“既克于九折,路威夷而修通。” 南朝陈·阴铿《蜀道难》:“轮摧九折路,骑阻七星桥。” 北周·庾信《周陇右总管长史赠太子少保豆卢公神道碑》:“渡泸五月,葛亮有深入之兵;长坂九折,王尊有忠臣之路。” 唐·卢照邻《至望喜瞻目言怀贻剑外知己》:“圣图夷九折,神化掩三分。” 唐·张九龄《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尔言志》:“晨严九折度,暮戒六军行。” 唐·李商隐《明禅师院酬从兄见寄》:“斯游傥为胜,九折幸回轩。” 宋·陆游《东窗》:“九折危途寸步艰,至今回首尚心寒。” 宋·范成大《江安道中》:“张旗且喜三滩驶,此驭曾惊九折艰。” 明·何景明《送王秉衡谪赣榆》:“中流得瓠常相保,九折回车且自全。” 明·何景明《寄世恩爱日楼》:“九折岂忘回驭志,百年真慰倚门情。” 清·吴伟业《送张玉甲宪长之官邛雅》:“岷峨凄怆百蛮秋,路折邛崃九坂愁。” 清·毛奇龄《潼川歌》:“崎岖九坂谁肯前,慷慨王尊赴何急!” 清·查慎行《八月十五鹿城对月》:“一杯对饮要无愧,九折驱车终可怕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燎麻照读

    唐.李延寿《南史.刘峻传》:“峻,字孝标,居贫不自立,与母并出家为尼僧,既而还俗。峻好学,寄人庑(wǔ堂周的廊屋)下,自课读书。常燎麻炬,从夕达旦。时或昏睡,爇(ruò燃烧)其须发,及觉复读,其精力如

  • 提携汉节

    源见“苏武节”。犹言手持汉节。宋范成大《会同馆》诗:“提携汉节同生死,休问羝羊解乳不?”

  • 孙敖秉羽

    《庄子.徐无鬼》:“仲尼之楚,楚王觞之。孙叔敖执爵而立。市南宜僚受酒而祭,曰:‘古之人乎!于此言已。’曰:‘丘也闻不言之言矣,未之尝言,于此乎言之: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;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。

  • 龙头

    源见“三人一龙”。指杰出人物的首领。唐王勃《送白七序》:“当益友之龙头,处通侯之燕颔。”【词语龙头】   汉语大词典:龙头

  • 枚皋相见

    《汉书.枚乘传》附《枚皋传》:“皋字少孺。乘在梁时,取皋母为小妻。乘之东归也,皋母不肯随乘,乘怒,分皋数千钱,留与母居。”枚皋是枚乘的小妻之子,枚乘离梁地时其妾与子枚皋未随同归。后遂将“枚皋相见”用作

  • 雨脚吹笙

    唐.李贺《秦王饮酒》诗:“洞庭雨脚来吹笙,酒酣喝月使倒行。”关于“雨脚”,前人各有不同的解释,一说是伶优人名,二说是形容笙声的幽忽,三说是状笙之声如雨点。后用为咏吹奏笙乐之典。清.赵执信《遣兴》诗:“

  • 横行哙

    源见“横行将”。指樊哙。明高启《寄王七孝廉乞猫》诗:“馋同善饭颇,暴比横行哙。”

  • 东陵瓜

    西汉.司马迁撰《史记.萧相国世家》:“召平(即邵平)者,故秦东陵侯。秦破,为布衣,贫,种瓜于长安城东,瓜美,故世俗谓之‘东陵瓜’,从召平以为名也。”邵平隐居长安城东,据说他种的瓜有五色,甚美,世称“东

  • 觅戴逵

    源见“访戴”。谓访友。唐元稹《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》:“情会招车胤,闲行觅戴逵。”

  • 梁家举案

    源见“举案齐眉”。指妻子对丈夫的敬爱。清汪琬《题亡室袁宜人小像》诗之一:“镜台脂合都无了,留得梁家举案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