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从外氏学
《南史.周朗传》附《周颙传》:“少从外氏车骑将军臧质家得卫恒散隶书法,学之甚工。文惠太子使颙书玄圃茅斋壁。国子祭酒何胤以倒薤书求就颙换之。颙笑答曰:‘天下有道,丘不与易也。’”
南朝宋.周颙小时候喜欢写字,他从外祖臧质家得到卫恒的隶书字帖,便照着学习书法,居然写得一手好字。后用为咏工于书法之典。
唐.卢纶《送从侄滁州觐省》诗:“书从外氏学,竹自晋时栽。”
《南史.周朗传》附《周颙传》:“少从外氏车骑将军臧质家得卫恒散隶书法,学之甚工。文惠太子使颙书玄圃茅斋壁。国子祭酒何胤以倒薤书求就颙换之。颙笑答曰:‘天下有道,丘不与易也。’”
南朝宋.周颙小时候喜欢写字,他从外祖臧质家得到卫恒的隶书字帖,便照着学习书法,居然写得一手好字。后用为咏工于书法之典。
唐.卢纶《送从侄滁州觐省》诗:“书从外氏学,竹自晋时栽。”
源见“莲社”。指莲社。因宗炳为莲社十八贤之一,故称。亦借指僧俗文士的雅集组织。唐陆龟蒙《和访寂上人不遇》:“早晚却还宗炳社,夜深风雪对禅床。”前蜀贯休《山居诗》之二:“明月清风宗炳社,夕阳秋色庾公楼。
表示往事杳然,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语出唐.杜牧《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》:“恨如春草多,事与孤鸿去。”宋.周邦彦《瑞龙吟》:“知谁伴,名园露饮,东城闲步,事与孤鸿去。”
同“隋珠和璧”。清姚鼐《过程鱼门墓下作》诗:“随珠荆玉多奇士,金匮名山见异书。”见“随珠和璧”。清·姚鼐《过程鱼门墓下作》:“~多奇士,金匮名山见异书。”【词语随珠荆玉】 成语:随珠荆玉汉语大词典:
《老子》:“谷神不死,是谓玄牝。”河上公注:“玄,天也,于人为鼻;牝,地也,于人为口。”后因以“玄牝”指人的口和鼻。唐李白《北山独酌寄韦六》诗:“于焉摘朱果,兼得养玄牝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五九:“原其所
同“白发郎潜”。宋欧阳修《千叶红梨花》诗:“红梨千叶爱者谁,白发郎官心好奇。”【词语白发郎官】 成语:白发郎官汉语大词典:白发郎官
尔:语助词。于:往。茅:茅草,此处用作动词,是取茅之意。宵:夜晚。索:绞,搓。綯( ㄊㄠˊ táo ):绳索。 白天去割茅草,夜晚绞成绳索。 形容农家劳作。语出《诗.豳风.七月》:“我稼既同,上
源见“优孟衣冠”。谓不入仕途。宋苏轼《送碧香酒与赵明叔教授》诗:“闻君有妇贤且廉,劝君慎勿为楚相。”
形容文辞绮丽,如披锦绣,光华夺目。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:“孙兴公云:‘潘文烂若披锦,无处不善。陆文若排沙简金,往往见宝。’”潘:潘岳。陆:陆机。述补 像披着锦绣一样灿烂。比喻诗文华丽。南朝宋
同“廉公袴”。唐李商隐《为裴懿无私祭薛郎中衮文》:“汉 荥出牧,晋议州兵,廉袴歌送,刘钱赠行。”【词语廉袴】 汉语大词典:廉袴
《国语.晋语九》:“(赵襄子)乃走晋阳,晋师围而灌之,沉灶产蛙,民无叛意。”“沉灶产蛙”以喻洪水。沉灶,洪水淹没了锅灶,老百姓只得悬釜做饭。春秋时,晋智伯水攻赵襄子,城中人家久浸水中,至灶中产蛙。晋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