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五侯上客

五侯上客

汉成帝的母舅王谭、王根、王立、王商、王逢同时封侯,号称“五侯”。五侯兄弟争名斗气,彼此不合,宾客们不能在各家中相互往来。只有京兆吏楼护一人,可以出入王氏五侯各家之门。楼护字君卿,是齐(今山东)人。年轻时随父亲在长安行医,常在贵族家宅出入。后学习儒学经传,担任京兆吏几年,在长安名气很大。楼护个不高,但口才好,善交游,颇得五侯欢心,成为五侯家中的上宾。楼护每访五侯,各家均以嘉肴款待。楼护将五家珍肴合烹,称为“五侯鲭(zhēng争)”。后以此为咏权门纳客的典故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92《游侠传·楼护传》3706、3707页:“楼护字君卿,齐人。父世医也,护少随父为医长安,出入贵戚家。护诵医经、本草、方术数十万言,长者咸爱重之,共谓曰:‘以君卿之材,何不宦学乎?’繇(yóu尤,通“由”)是辞其父,学经传,为京兆吏数年,甚得名誉。是时王氏方盛,宾客满门,五侯兄弟争名,其客各有所厚,不得左右,唯护尽入其门,咸得其欢心。……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,长安号曰:‘谷子云笔札,楼君卿唇舌。’言其见信用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卷2:“五侯不相能,宾客不得来往。楼护丰辩,传食五侯间,各得其欢心,竟致奇膳。护乃合以为鲭,世称五侯鲭,以为奇味也。” 唐·王维《不遇咏》:“百人会中身不预,五侯门前心不能。” 唐·岑参《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》:“五侯贵门脚不到,数亩山田身自耕。” 唐·武元衡《酬谈校书长安秋夜对月寄诸故旧》:“莫怪孔融悲岁席,五侯门馆重娄卿。” 唐·韩翃《送刘长上归城南别业》:“朝还会相就,饭尔五侯鲭。” 唐·李商隐《送千牛李将军赴阙》:“异县朝回雁,登时已饭鲭。” 宋·苏轼《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》:“今君坐致五侯鲭,尽是猩唇与熊白。” 清·钱谦益《岁暮杂怀》之5:“侯鲭染指惭调鼎,任钓惊心笑曲钩。” 清·王夫之《读甘蔗生遣兴诗》:“消受余鲭有楼护,隔筵中垒漫劳招。” 清·唐孙华《昆山徐侍御枉过留饮》:“乍辞列鼎侯鲭味,来试贫家瓠叶羹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以蚓投鱼

    蚓:蚯蚓。用蚯蚓作钓饵来钓鱼。比喻投合对方所好,以换取更为贵重的东西,为北周魏收议论薛道衡之语。薛道衡(540-609年),字玄卿,河东汾阴(今山西万荣西南)人。自幼专精好学,颇得同时代学者的赞赏。北

  • 同盘

    《魏书.杨椿传》:“椿临行,诫子孙曰:‘……吾兄弟,若在家,必同盘而食,若有近行,不至,必待其还,亦有过中不食,忍饥相待。’”后因以“同盘”为兄弟友爱相处之典。宋王安石《寄和甫》诗:“忆得此时花更好,

  • 求友声

    《诗经.小雅.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,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嘤其鸣矣,求其友声。相彼鸟矣,犹求友声。”诗以鸟与鸟的相求比人和人的相友。后用以喻求援之典。宋.范成大《咏河市歌者》:“岂是从容唱《渭城

  • 腐毫

    《西京杂记》卷二载:汉司马相如作赋“控引天地,错综古今,忽然如睡,焕然而兴,几百日而后成。”后遂以为行文迟巧、笔毫为枯的典故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神思》:“相如含笔而腐毫,扬雄辍翰而惊梦。”【词语

  • 手挥谈麈

    源见“麈尾清谈”。形容谈兴甚浓。明高启《独游山中忆周记室砥》诗:“饭馀洗足上堂坐,手挥谈麈风[⿰風參][⿰風參]。”

  • 胆落温御史

    唐代李祐畏惧温造弹劾的话。《新唐书.温造传》:“李祐拜大金吾,违诏进马。造正衙抨劾。祐曰:‘吾夜入蔡州擒吴元济。未尝心动,今日胆落于温御史。’”

  •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

    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。 古人把培养英才看作是人生一大乐事。语出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孟子曰:‘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,一乐也;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乐也;得天

  • 冯家大树

    同“冯异大树”。清赵翼《蕴山招同星石湖舫游宴》诗:“湖山谢傅围棋野,松桧冯家大树村。”

  • 素冠

    《诗.桧风.素冠》:“庶见素冠兮,棘人栾栾兮。”《序》云:“《素冠》,刺不能三年也。”毛传:“丧礼,子为父,父卒为母,皆三年,时人恩薄礼废,不能行也。”后因以“素冠”为讥刺不能克尽孝道者之典。《晋书.

  • 手不应心

    犹力不从心。《警世通言.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日往月来,不觉一年有余,李公子囊箧渐渐空虚,手不应心,妈妈也就怠慢了。”见“力不从心”。《警世通言》卷32:“日往月来,不觉一年有余,李公子囊箧渐渐空虚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