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五花八门

五花八门

本是古代兵法中的阵名。五花:即五行阵。八门:即八门阵。后用以比喻事物花样繁多,变幻莫测。清代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二回:“那小戏子,一个个戴了貂裘,簪了雉羽,穿极新鲜的靠子,跑上场来,串了一个五花八门。”亦作“八门五花”。清代张潮《虞初新志》卷十七引孙嘉淦《南游记》:“伏龙以西,群峰乱峙,四布罗列,如平沙万幕,八门五花。”


并列 指五行阵和八门阵,是古代战术变化很多的两种阵势。后比喻变化多端,花样繁杂。《海上花列传》40回:“天然翻下去,都是选的酒令,~,各体咸备。”△多用于花样繁多方面。→形形色色五光十色 变幻莫测 ↔清一色。 也作“八门五花”。


五花八门”比喻事物变化莫测、花样繁多。

为什么是 “五花”?

“五花”指古代战术变幻多端的 “五行阵”,其阵势按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这五行排列,利用的是五行相生、相克的原理。五行生克可用下图标明:

圆圈箭头所示为克,五角星箭头所示为生。即: 水克火,火克金,金克木,木克土,土克水; 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。

依此原理布阵,利于战士相互驰援,产生更大的战斗力,便于克敌制胜。

“五行阵”亦即 “五花阵”。 “五花”后又变为行业暗语。 “五花”指: 金菊花———卖茶女,木棉花———走方医,水仙花———酒楼歌女,火棘 ( jí) 花———杂耍者,土牛花———挑夫。

什么是 “八门”呢?

“八门”亦是指古代战术变幻多端的阵势,即 “八门阵”。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东南、东北、西南、西北八方都布下阵脚,犹言全方位布阵。“八门”之名若何,今难其详。

“八门”后亦变为行业暗语。即: 一门巾———算命者,二门皮———卖药者,三门彩———玩把戏者,四门挂———卖艺者,五门平———说书者,六门团———卖唱者,七门调———扎纸者,八门聊———唱戏者。

五花八门”亦可说成 “八门五花”。如 《虞初新志·孙嘉淦( ɡàn) 南游记》: “伏龙以西,群峰乱峙,四布罗列,如平沙万幕,八门五花。”今多言 “五花八门”。


【词语五花八门】  成语:五花八门汉语词典:五花八门

猜你喜欢

  • 言笑不苟

    同“不苟言笑”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妙观亦以师道自尊,妆模做样,尽自矜持,言笑不苟。”见“不苟言笑”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2:“妙观亦以师道自尊,妆模做样,尽自矜持,~。”【词语言笑不苟】  成语:

  • 相如渴病

    同“相如病渴”。唐罗隐《听琴》诗:“不知一盏临邛酒,救得相如渴病无?”

  • 梦华胥

    源见“华胥梦”。指梦中的美好境界。清汪懋麟《双双燕.洗燕泥为定九赋》词:“又何必留爪待彼,从今不梦华胥。”

  • 乳媪讥

    《宋史.何承天传》:“(承天)除著作佐郎,撰国史。承天年已老,而诸佐郎并名家少年。颍州荀伯子嘲之,常呼为弥母。”妳(nǎi同妳、奶)母,乳母也。宋朝何承天任命为著作佐郎,修撰国史,因他年老,诸同僚有人

  • 分竹使

    同“分虎竹”。宋苏轼《送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》诗:“顾我迂愚分竹使,与君谈笑用蒲鞭。”

  • 疲暮逢君

    筋力疲乏的暮年称“疲暮”。“疲暮逢君”比喻晚年遇才。《南史.王筠传》:“沈约每见王筠文,咨嗟谓曰:‘自谢朓诸贤零落,平生意好殆绝,不谓疲暮复逢于君。’”偏正 疲暮,筋力疲乏的暮年。年迈之时又见到你。比

  • 血流杵

    源见“血流漂杵”。指战争流血之多。《孟子.尽心下》:“仁人无敌于天下,以至仁伐至不仁,而何其血之流杵也?”

  • 月中蟾蜍

    传说月中有蟾蜍,汉代张衡《灵宪》以为嫦娥奔月所化:“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,姮娥窃之以奔月。将住,枚筮之于有黄。有黄占之曰吉‘,翩翩归妹,独将西行。逢天晦芒,毋惊毋恐,后且大昌。’姮娥遂托身于月,是为蟾蜍

  • 柏酒

    柏树叶所浸的酒。传说柏叶浸酒,可以避邪长寿,旧时元旦常饮“柏酒”。晋代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元旦进柏叶酒。”晋代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谓正月一日,“长幼悉正衣冠,以次拜贺,进椒、柏酒,饮桃汤,进屠苏酒、胶牙饧

  • 东阳仁

    源见“奉扬仁风”。指仁政。宋钱惟演《清风十韵》:“东阳仁自布,西颢气还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