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伯龙鬼笑

伯龙鬼笑

源见“鬼笑穷”。形容贫困无奈。清 丘逢甲《重阳前数日风雨忽集慨然有悲秋之意》诗:“伯龙鬼笑谋何拙,洗马人言意始愁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弄丸宜僚

    源见“宜僚弄丸”。借指排难解纷之人。元无名氏《隔江斗智》二折:“怕只怕母兄上别了情,愁只愁夫妻上伤了美。从今后做了个弄丸的宜僚,我只从中儿立直,着他两下里干戈再不起。”

  • 鸡犬之声相闻,老死不相往来

    原是战国时期以老子为代表的一种复古思想。后则泛指彼此互不通声气。老子认为,国家要小,人民要少,即使有各种器具,也不使用;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险,不向远方迁徙;虽有船和车,没有必要乘坐它;虽有武器装备,没

  • 覆车继轨

    源见“前车之鉴”。前面的车翻倒了,后面的车继续按旧车辙行进。谓重蹈覆辙。三国 魏李康《运命论》:“故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;堆出于岸,流必湍之;行高于人,众必非之。前鉴不远,覆车继轨。”连动 前面的车翻倒

  • 季子贫

    同“季子貂敝”。唐 潘唐《下第归宜春酬黄颇饯别》诗:“承明未荐相如赋,故国犹惭季子贫。”

  • 机杼一家

    谓文章别出心裁,不落窠臼。机杼本指织布机,这里比喻文章的命意构思。《魏书.祖莹传》:“莹以文学见重,常语人曰:‘文章须自出机杼,成一家风骨,何能共人同生活也。’盖讥世人好偷窃他文,以为已用。”主谓 比

  • 南腔北调

    清代赵翼《檐曝杂记.庆典》:“每数十步间一戏台,南腔北调,备四方之乐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一回:“壁上悬的画是楷书《朱子治家格言》,两边一副笺纸的联,上写着:‘三间东倒西歪屋,一个南腔北调人。’”后多用

  • 周颙趋阙

    源见“北山移文”。指隐士改节出仕。宋陈与义《别诸周》诗之二:“不似周颙趋阙去,山灵应许却归来。”

  • 承欢菽水

    源见“菽水承欢”。谓顺承父母欢心的供养。清王摅《送徐健庵太史还朝》诗:“承欢艰菽水,垂老历忧悁。”

  • 入神

    《易.系辞下》:“精义入神,以致用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言圣人用精粹微妙之义,入于神化,寂然不动,乃能致其所用。”后多用以指一种技艺达到神妙之境。《古诗十九首.今日良宴会》:“弹筝奋逸响,新声妙入神。”【

  • 尺縰之谏

    参见:尺帛之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