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

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

旧指按照孔孟之道,修养自身品性,管好家庭,治理好所在地区(原指诸侯国),最后使全中国安定太平。语出《礼记.大学》:“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”后多引作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〕。元.苏天爵《元朝名臣事略》卷一二:“公(指王鹗)既至,上(指元世祖忽必烈)一见喜甚,朝夕接见,问答非一,凡圣经所谓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之道,无不陈于前。上为耸动。”梁启超《少年中国说》:“呜呼,今之所谓老后、老臣、老将、老吏者,其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之手段,皆具于是矣。”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一八章:“我是一个行伍出身的人,学识不足,而且所读的书,又都是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一套旧东西。”杨阳《我的家务观》(《中国青年报》1993年4月17日):“古人曰:‘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’‘齐家’似乎应该也必须包括处理家务在内。”


【词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】  成语: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

猜你喜欢

  • 杜林官

    《后汉书.杜林传》:“杜林字伯山,扶风茂陵人也。……光武闻林已还三辅,乃征拜侍御史,引见,问以经书故旧及西州事,甚悦之,赐车马衣被。群寮知林以名德用,甚尊惮之。京师士大夫,咸推其博洽。”东汉.杜林,字

  • 风马牛不相及

    或省作“风马牛”。风,指动物间牡牝相诱。风马牛不相及,是说马、牛是两种不同的动物,即使放任他们相诱,也不能达到交配的目的。比喻双方没有任何利害冲突关系。公元前656年,中原霸主齐桓公率领八国之师南下伐

  • 嘲昼眠

    源见“孝先便腹”。谓白昼小寐而被人嘲笑,喻指受到规范的约束。宋陆游《家居》诗之三:“有客问奇字,无人嘲昼眠。”

  • 梦日

    《战国策.赵策三》:“吾闻梦见人君者,梦见日。”《韩非子.内储说上》:“吾闻见人主者梦见日,奚为见寡人而梦见灶?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三九七引《史记》曰:“王太后母曰臧儿,嫁为槐里王仲妻,生两女,长女嫁为金

  • 樊素

    唐白居易《不能忘情吟》序:“妓有樊素者,年二十余,绰绰有歌舞态,善唱《杨枝》。人多以曲名名之,由是名闻洛下。”唐 孟启《本事诗.事感》:“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,妓人小蛮善舞,尝为诗曰:‘樱桃樊素口,杨柳

  • 为鱼歌德

    源见“微禹叹”。指歌颂大禹的丰功伟绩。唐严维《陪皇甫大夫谒禹庙》诗:“为鱼歌德后,舞羽降神时。”

  • 出其不备

    同“出其不意,攻其无备”。《红楼梦》七三回:“黛玉笑道:这倒不是道家法术,倒是用兵最精的所谓‘守如处女,出如脱兔’,‘出其不备’的妙策。”述宾 犹“出其不意”。《红楼梦》73回:“黛玉笑道:‘这倒不是

  • 交臂失之

    《庄子.田子方》:“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,可不哀与!”交臂;胳膊碰胳膊。往来之间,虽常擦肩而过,却失去交往的机会。后因以“交臂失之”形容当面错过机会。鲁迅《华盖集续编.杂论管闲事、做学问、灰色等》:

  • 观过斯知仁矣

    过:错误。仁:这里同“人”。 看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,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。语出《论语.里仁》:“人之过也,各于其党。观过,斯知仁矣。”《后汉书.吴祐传》:“掾以亲故,受污秽之名,所谓观过斯知仁矣。”

  • 唯诺

    同“唯唯诺诺”。唐韩琬《御史台记.来俊臣》:“〔周綝〕惧俊臣莫敢西顾,但视东唯诺而已。”【词语唯诺】   汉语大词典:唯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