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先人有夺人之心

先人有夺人之心

先人:走在人先。 行动在敌人之前,有夺取敌人之心的威慑力量。 意谓先发制人,可以摧毁敌人士气。语出《左传.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《军志》有之:‘先人有夺人之心,后人有待其衰。’”同书《文公七年》:“先人有夺人之心,军之善谋也。”《旧唐书.陆贽传》:“怀光意虽不欲,然亦无计可施,是谓先人有夺人之心,疾雷不及掩耳者也。”《资治通鉴.唐纪.敬宗宝历元年》:“今朝廷但速除近泽潞一将充昭义节度使,令兼程赴镇,刘从谏未及布置,新使已至潞州,所谓‘先人有夺人之心’也。”《明史.夏原吉传》:“兵贵神速,卷甲趋之,所谓‘先人有夺人之心’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鹤乘轓

    源见“乘轩鹤”。比喻滥厕禄位。亦用为谦词。宋苏轼《次韵钱越州》:“谪仙归侍玉皇案,老鹤来乘刺史轓。”

  • 鲁雉

    《东观汉记》卷十三《鲁恭传》:“鲁恭字仲康,扶凤人。”“鲁恭为中牟令,时郡国螟伤稼,犬牙缘界,不入中牟。河南尹袁安闻之,疑其不实,使仁恕掾肥亲往察之。恭随行阡陌,俱坐桑下,有雉过,止其傍,傍有童儿。亲

  • 夸父追日

    同“夸父逐日”。毛泽东《矛盾论》:“神话中的许多变化,例如《山海经》中所说的‘夸父追日’……并不是具体的矛盾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变化。”主谓 夸父,古传说中人物。夸父拼命追赶太阳。形容人们征服自然的愿望

  • 子玉铭

    《后汉书.崔骃传》附《崔瑗传》:“瑗高于文辞,尤善为书、记、箴、铭。”《文选》卷五十六东汉.崔子玉(瑗)《座佑铭》:“无道人之短,无说己之长。施人慎勿念,受施慎勿忘。世誉不足慕,唯仁为纪纲……”东汉人

  • 汾鼎

    鼎:古代炊器,青铜铸成。圆形,三足两耳。古人以为立国的重器。汉武帝元鼎元年(前116年),在汾阴(今山西荣河县北)得到一个宝鼎,武帝十分喜悦,在宗庙祭祀后,保藏在甘泉宫内,称为汾鼎,群臣都来庆贺。后以

  • 坏裳为裤

    《南史.刘穆之传》载:刘裕召刘穆之为军中主簿。刘穆之即“坏布裳为裤(即将百姓穿的衣服改制做成军装)”去见刘裕。后遂以“坏裳为裤”称从军。宋陆游《叹息》诗:“卖剑买牛衰可笑,坏裳为裤老犹能。”主谓 指参

  • 羊车住

    同“羊车到”。清朱彝尊《高阳台》词:“游丝不系羊车住,倩何人传语青禽?”

  • 卖剑渤海

    同“卖剑买牛”。明李梦阳《送李中丞赴镇》诗:“屯田金城古不谬,卖剑渤海今其时。”

  • 太公

    源见“渭滨垂钓”。指太公望吕尚。《韩非子.喻老》:“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,贵之也。”【词语太公】   汉语大词典:太公

  • 以沫相濡

    源见“相濡以沫”。原指鱼在泉水干涸后用唾味互相湿润,比喻人们在困境中互相支持和帮助。鲁迅《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》诗:“十年携手共艰危,以沫相濡亦可哀。”偏正 濡,沾湿,润泽。用唾沫互相湿润。比喻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