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兰芷之室

兰芷之室

汉.戴德《大戴礼记.曾子疾病》:“与君子游,苾乎如入兰芷之室,久而不闻,则与之化矣。”兰、芷:两种香草。与品德高尚的人交往,就象进入了充满清香的房子,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。因以“兰芷之室”比喻良好的环境。也作“芝兰之室”。《孔子家语.六本》:“与善人居,如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,即与之化矣;与不善人居,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,亦与之化矣。”


偏正 种着兰草、芷草的房子。比喻优良的环境。《大戴礼记·曾子疾病》:“与君子游,苾乎如入~,久而不闻,则与之化矣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社会环境方面。↔鲍鱼之肆。 也作“芝兰之室”。


【词语兰芷之室】  成语:兰芷之室汉语词典:兰芷之室

猜你喜欢

  • 化枳

    源见“橘化为枳”。喻指改变了习性。清唐孙华《酩茗》诗:“久客惯北餐,如橘渐化枳。”

  • 支遁马

    同“支公骏马”。唐孟浩然《宴荣二山池》诗:“枥嘶支遁马,池养右军鹅。”

  • 贾儒商秀

    贾( ㄍㄨˇ gǔ 古):商人。秀:为儒者始能秀,故即以指儒。意思是既是商人,又是儒者。清代孔尚任《桃花扇.逮社》:“何物充栋汗车牛,混了书香铜臭。贾儒商秀,怕遇着秦皇大搜。”

  • 兔魄

    源见“玉兔”。指月亮。《参同契》卷上:“蟾蜍与兔魄,日月无双明。”明刘基《怨王孙》词:“兔魄又满,天长雁短。”【词语兔魄】   汉语大词典:兔魄

  • 寄人篱下

    寄:依附。原指文章著述因袭别人。后比喻依附别人,不能自立。张融(事迹见前“量体裁衣”条)为人恃才傲物,常叹息说:“不恨我不见古人,所恨古人又不来见我。”曾作《门律》,于自序中阐述了他对写文章的看法。他

  • 璧田

    《春秋.桓公元年》:“三月,公会郑伯于垂,郑伯以璧假许田。”后因以“璧田”喻指良田美地。唐李商隐《为濮阳公陈许谢上表》:“惟彼璧田,实联鼎邑;古之近甸,今也雄藩。”【词语璧田】   汉语大词典:璧田

  • 雷鸣瓦釜

    同“瓦釜雷鸣”。宋辛弃疾《水龙吟.用瓢泉韵》词:“倩何人与问,雷鸣瓦釜,甚黄钟哑?”见“瓦釜雷鸣”。宋·辛弃疾《水龙吟·用瓢泉韵戏陈仁和兼简诸葛元亮》:“倩何人与问:‘~,甚黄钟哑?’”【词语雷鸣瓦釜

  • 追风蹑影

    同“追风蹑景”。明梅鼎祚《玉合记.赠处》:“是好马,那竹批双耳,镜夹方瞳,灭没权奇,追风蹑影,小生虽乏鸿章,敢扬骏骑。”见“追风蹑景”。【词语追风蹑影】  成语:追风蹑影汉语大词典:追风蹑影

  • 凿壁借馀辉

    同“穿壁借馀光”。清赵翼《刘穆庵侍读见余近作枉赠佳章依韵奉答》之三:“旅邸喜仍邻近在,可容凿壁借馀辉。”

  • 北山之讥

    同“北山移文”。清 艾宁《与王玉式书》:“抱东篱之志,避北山之讥,春雨迷离,旬余不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