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刘章歌田

刘章歌田

指刘章侍奉吕太后宴饮,唱一首耕田歌,内有不同苗种,要铲除掉。暗示不是刘氏而王之人,要铲除掉。后以此典比喻胆识豪壮,不畏权势。 刘章是汉高祖刘邦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之子。刘章在宫禁中值宿警卫,吕太后封他为朱虚(食邑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)侯。吕太后将她哥哥的儿子吕禄之女嫁给刘章为妻。吕太后多封吕氏家族为王、侯,专权朝政。吕太后死,诸吕欲叛乱,周勃、陈平、刘章等以智勇共诛诸吕,刘章首斩吕产,先入北军,立大功,封城阳王。 当初,朱虚侯刘章年龄二十岁,有气力,忿慨刘氏得不到权职。他曾经侍奉吕太后宴饮,吕太后要朱虚侯刘章当酒令官。刘章自告奋勇请求说:“臣,是将军家庭出身的,请允许按军法行酒令。”吕太后说:“可以。”酒饮到尽情痛快时,刘章献上供饮酒时欣赏的歌舞。过一会儿说:“请让我为太后说唱一首耕田歌吧!”吕太后把他当小孩子看待,笑着说:“倒是你父亲知道耕田之事,你一生下来就是王子,哪里知道耕田之事呀?”刘章说:“臣知道它。”吕太后说:“试试给我说唱耕田歌。”刘章说:“深耕密种,留苗疏散,非同种苗,锄掉去它。”吕太后沉默不说话。不一会,吕氏家族中有一人醉,逃离酒席,刘章追上去,拔剑杀了他,向吕太后回报说:“有逃酒一人,臣谨执行军法杀了他。”吕太后和左右的人都大为吃惊。然而已经允许按军法行酒令,就无法加罪。酒宴因此作罢。从此以后,吕氏家族人人畏惧刘章,就是大臣也都依从朱虚侯,刘氏威严有所增强。此典又作“朱虚来归”、“刘章解立苗、“恨不逢朱虚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52《齐悼惠王世家》2000、2001页:“朱虚侯年二十,有气力,忿刘氏不得职。尝入侍高后燕饮,高后令朱虚侯刘章为酒吏(酒令官)。章自请曰:‘臣,将种也,请得以军法行酒(巡行监酒)。’高后曰:‘可。’酒酣(hān憨,饮酒尽兴),章进饮歌舞。已而曰:‘请为太后言耕田歌。’高后儿子畜(xù恤,容许)之,笑曰:‘顾(倒是)而(你)父知田耳。若生而为王子,安知田乎?’章曰:‘臣知之。’太后曰:‘试为我言田。’章曰:‘深耕概(jì既,稠密)种,立(留)苗欲疏,非其种者,锄而去之。’吕后默然。顷之,诸吕有一人醉,亡酒,章追,拔剑斩之而还,报曰:‘有亡酒一人,臣谨行法斩之。’太后左右皆大惊。业已许其军法,无以罪也。因罢。自是之后,诸吕惮(dàn淡,畏惧)朱虚侯,虽大臣皆依朱虚侯,刘氏为益强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李白《朱虚侯赞》:“朱虚来归,会酌高堂。雄剑奋击,太皇震惶。” 宋·苏轼《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》之二:“共疑杨恽非锄豆,谁信刘章解立苗。” 金·元好问《蛟龙引》:“割城恨不逢相如,佐酒恨不逢朱虚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齐悼惠王世家》:“朱虚侯年二十,有气力,忿刘氏不得职。尝人侍高后燕饮,高后令朱虚侯刘章为酒吏。章自请曰:‘臣,将种也,请得以军法行酒。’高后曰:‘可。’酒酣,章进饮歌舞。已而曰:‘请为太后言耕田歌,’高后儿子畜之,笑曰:‘顾而父知田耳。若生而为王子,安知田乎?’章曰:‘臣知之。’太后曰:‘试为我言田。’章曰:‘深耕概种,立苗欲疏; 非其种者,锄而去之。’吕后默然。顷之,诸吕有一人醉,亡酒,章追,拔剑斩之而还,报曰:‘有亡酒一人,臣谨行法斩之。’太后左右皆大惊。业已许其军法,无以罪也。因罢。自是之后,诸吕惮朱虚侯,虽大臣皆依朱虚侯,刘氏为益强。”

【今译】 汉高祖刘邦死后,吕后专权,任用诸吕。朱虚侯刘章心中不平。一次宫中宴饮,吕后令刘章为监酒官,刘章请求以军法监酒,吕后答应。酒宴中间,刘章请求唱耕田歌。高后拿他当孩子,笑说:“你父亲还知道些种田,你生下就是王子,知道什么种田?”刘章说:“我知道。”太后答应,于是刘章唱道:“耕得要深种得密,留下苗儿却要稀,不是这个田里的种,挥起锄头把它除去。”吕后默然。一会,诸吕中有一人酒醉逃席,刘章追去,拔剑将他杀了。回来报告:“有逃酒一人,我已按军法斩了。”吕后及诸吕大惊失色,但事先已许他按军法监酒,也没法加罪他,只好散席。从此以后,诸吕很畏忌刘章,大臣们便都依附刘章,刘氏势力增强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胆识豪壮,不惧强势。

【典形】 恨不逢朱虚、刘章解立苗、朱虚来归、社稷定刘章。

【示例】

〔恨不逢朱虚〕 金·元好问 《蛟龙引》:“割城恨不逢相如,佐酒恨不逢朱虚。”

〔刘章解立苗〕宋·苏轼《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》之二:“共疑杨恽非锄豆,谁信刘章解立苗。”

〔朱虚来归〕 唐·李白《朱虚侯赞》:“朱虚来归,会酌高堂。雄剑奋击,太后震惶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江总外家养

    江总由外祖父母、舅家所抚养。江总(519-594年)字总持,济阳考城(今河南兰考东)人。历仕梁、陈、隋三代,在梁时官至武陵王府参军(官名,负责协理军务),陈时官至尚书令,入隋为上开府(官名)。7岁丧父

  • 瓜戍

    源见“及瓜而代”。称官吏赴任。唐薛能《彭门解嘲》诗之二:“秦客莫嘲瓜戍远,水风潇洒是彭城。”【词语瓜戍】   汉语大词典:瓜戍

  • 败驾

    源见“东野败驾”。谓用非其人,损害国家。《三国志.孙綝传》:“臣伏自省,才非干国……位极人臣,伤锦败驾,罪负彰露。”【词语败驾】   汉语大词典:败驾

  • 天下之物,莫不有理

    理:道理,义理。 意谓世上万事万物,其存在、发展、消亡,都是有理可循的。语出宋.朱熹《大学章句》:“所谓致知在格物者,言欲致吾之知,在即物而穷其理也。盖人心之灵,莫不有知;而天下之物,莫不有理。”清

  • 邻女投梭

    晋代谢鲲挑逗邻家女,被女掷梭折断牙齿的故事。详见“谢鲲折齿”条。

  • 为人谋而不忠

    忠:指尽心竭力地办事。 替别人办事没有尽心竭力。语出《论语.学而》:“曾子曰:‘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’”汉.应劭《风俗通义.过誉》:“为人谋而不忠,爱人而以姑息

  • 阿真

    唐杜荀鹤《松窗杂记》:“唐进士赵颜,于画工处得一软障,图一妇人甚丽。颜谓画工曰:‘世无其人也,如可令生,余愿纳为妻。’画工曰:‘余神画也,此亦有名,曰真真,呼其名百日,不夜不歇,即必应,则以百家采灰酒

  • 塞门扫轨

    同“闭门却扫”。清黄宗羲《刘伯绳先生墓志铭》:“塞门扫轨,邻右莫窥其面。”

  • 馆娃宫

    源见“西施”。春秋时吴国宫名。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,吴俗称美女为娃,故名。文人常用以抒发朝代兴亡的怀古之情。宋孙光宪《思越人》词之一:“古台平,芳草远,馆娃宫外春深。翠黛空留千载恨,教人何处相寻?”明唐

  • 元龙百尺楼

    源见“元龙高卧”。指抒发壮怀之处。宋陆游《秋思》诗:“欲舒老眼无高处,安得元龙百尺楼。”亦泛指高楼。宋苏轼《次韵答邦直子由》:“恨无扬子一区宅,懒卧元龙百尺楼。”偏正 元龙,东汉陈登,字元龙。语本《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