含垢:忍受垢耻。 意谓一国之君,为了顾全大局,有时也不免含垢忍辱。语出《左传.宣公十五年》:“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瑾瑜匿瑕,国君含垢,天之道也。”杨伯峻注:“含垢,杜注云:‘忍垢耻’。《老子》云:‘受
源见“琴挑文君”。借指优美的琴曲、音乐。唐卢纶《送从舅成都县丞广归蜀》诗:“古郡三刀夜,春桥万里心。唯应对杨柳,暂醉卓家琴。”
同“刎颈交”。唐杨炯《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》:“付同心之雅会,讫刎颈之良游。”【词语刎颈】 汉语大词典:刎颈
源见“蓝桥”。指求婚的信物。《聊斋志异.辛十四娘》:“千金觅玉杵,殷勤手自将。”【词语玉杵】 汉语大词典:玉杵
晋王嘉《拾遗记.晋时事》:“有一羌人,姓姚名馥……好啜浊糟,常言渴于醇酒。群辈常弄狎之,呼为‘渴羌’。”后以“渴羌”称嗜酒者。唐李端《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》诗:“尝知渴羌好,亦觉醉胡贤。”清钱谦
源见“雕虫篆刻”。比喻从事微不足道的小技艺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诠赋》:“虽读千赋,愈惑体要。遂使繁华损枝,膏腴害骨,无责风轨,莫益劝戒。此扬子所以追悔于雕虫,贻诮于雾縠者也。”《三国演义》四三回
源见“羊裘钓”。形容对官爵富贵的轻蔑。唐韩偓《此翁》诗:“严光一唾垂緌紫,何胤三遗大带红。”
同“骥伏盐车”。唐殷尧藩《暮春述怀》诗:“此时若遇孙阳顾,肯服盐车不受鞭。”
源见“椿年”。松、椿皆长寿之木,因以喻高寿。唐贾岛《灵淮上人院》诗:“掩扉当太白,腊数等松椿。”【词语松椿】 汉语大词典:松椿
同“长安远”。唐李白《登凤凰台》诗:“总为浮云能蔽日,长安不见使人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