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千人所指

千人所指

被众人所指责。语出自《汉书·王嘉传》。汉哀帝宠幸佞臣董贤,屡加封赏。董贤(前23-前1年)字圣卿,西汉云阳(今陕西淳化西北)人。董贤受哀帝宠爱,行卧不离,22岁官至大司马,封高安侯,主持朝政,气焰薰天。丞相王嘉给哀帝及太后上书奏事,进行劝谏说:“高安侯董贤是一个由巧言献媚而得宠的人,您拿出所有的爵位封赏他,拿出全部财物恩赐他,使他富贵到极点;您还不惜损害自己崇高的威信去宠爱他。败坏了自己的声威,耗尽国库的财物,还唯恐封赏得不够。现在董贤竟然把朝廷的赋税巨款作为个人财产分赏给他的亲信,每一家分到千金的赏赐。自古而来,权贵之臣从未有敢于这样放纵妄为的。此事流传到全国各地,天下百姓都怨恨他。俗话说:‘受到众人的指责,没病的人都会死去。’我常因此而寒心。”后以“千人所指”为典,咏触犯众怒,又作“千夫所指”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86《王嘉传》3497、3498页:“(汉哀帝)而愈爱贤,不能自胜。”“(王)嘉封还诏书,因奏封事谏上及太后曰:‘……高安侯贤,佞幸之臣,陛下倾爵位以贵之,单(通“殚”,尽)货财以富之,损至尊以宠之,主威已黜,府藏已竭,唯恐不足……今贤散公赋以施私惠,一家至受千金,往古以来贵臣未尝有此,流闻四方,皆同怨之。里谚曰:千人所指,无病而死。臣常为之寒心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五代晋·刘昫《旧唐书·柳亨传》:“岂不谓爱之太极,富之太多,不节之以礼,不防之以法,终转吉为凶,变福为祸。谚曰:‘千人所指,无病自死。’不其然欤?”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云翠仙》:“迨于身无襦,妇无裤,千人所指,无疾将死,穷败之念,无时不萦干心。” 清·章炳麟《联省自治虚置政府议》:“千夫所指,其倾覆可立而期。” 清·梁启超《无枪阶级对有枪阶级》:“他们的罪恶,已经是千夫所指,更无庸我再添一句半句话。” 民国·鲁迅《致李秉中》:“然再三告投杼,贤母生疑,千夫所指,无疾而死。生丁今世,正不知来日如何耳。”


见“千夫所指”。


【词语千人所指】  成语:千人所指汉语词典:千人所指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犬

    同“黄耳犬”。明单本《蕉帕记.备聘》:“佳兆托红鸳,好信凭黄犬。”【词语黄犬】   汉语大词典:黄犬

  • 山阴访

    同“山阴访戴”。清黄景仁《庐州客舍寄宜兴万黍维时黍维将来奈何余又将之泗州矣》诗:“抱柱曾惭桥下期,买舟未果山阴访。”

  • 还桑葚

    桑葚:桑树之果实。比喻为官清廉,不取民间一财一物。出自隋赵轨事迹。赵轨,河南洛阳(今河南省洛阳市)人,生卒年代不详。幼年时生活清苦,但刻苦好学,注意品德修养。北周时曾任卫州治中,杨坚建立隋朝后转齐州别

  • 举一话头

    宋.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之二甲编《了翁孙女》:“陈了翁日与家人会食,男女各为一席,食已,必举一话头,令家人答。一日问曰:‘并坐不横肱,何也?’其孙女方七岁,答曰:‘恐妨同坐者。’”陈了翁在全家聚餐之后

  • 介胄之士不拜

    介:披铁甲。胄( ㄓㄡˋ zhòu ):戴头盔。拜:跪拜。 身着铠甲的武士例不下拜。 这是古代军中礼节。语出《尉缭子.武议》:“乞人之死不索尊,竭人之力不责礼,故古者介胄之士不拜,示人无已烦也。

  • 行藏用舍

    源见“用行舍藏”。指顺应时机进退行止。宋辛弃疾《水龙吟.题瓢泉》词:“乐天知命,古来谁会,行藏用舍。”【词语行藏用舍】  成语:行藏用舍汉语大词典:行藏用舍

  • 白华

    《诗经.小雅》《白华》等佚篇《诗序》:“《白华》,孝子之洁白也……有其义而亡其词。”《白华》,是《诗经.小雅》逸诗的篇名,《诗序》说:“白华,孝子之洁白也……有其义而亡其词。”后用为咏孝亲之典。今《诗

  • 丝绣

    同“绣丝”。清陈维崧《金菊对芙蓉.惠山夜饮坐有姬人同园次仍用蝶庵词韵》词:“人比花娇,姓堪丝绣,问名云杜家秋。”【词语丝绣】   汉语大词典:丝绣

  • 山阳闻笛

    同“山阳笛”。宋张炎《壶中天.怀旧友》词:“留得一方无用月,隐隐山阳闻笛。”【词语山阳闻笛】  成语:山阳闻笛汉语大词典:山阳闻笛

  • 分一杯羹

    谓分担痛苦。章炳麟《哀陆军学生》“当尔受刑时,吾恨不得分一杯羹。” 参见:○分我杯羹见“分我杯羹”。章炳麟《哀陆军学生》:“当尔受刑时,吾恨不得~。”【词语分一杯羹】  成语:分一杯羹汉语大词典:分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