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卢前王后

卢前王后

卢指卢照邻,王指王勃。初唐时,王勃、杨炯、卢照邻、骆宾王四人,以文词扬名海内,时人称之为“王杨卢骆”,亦号为“四杰”。但杨炯对这排列却不大满意,自言“吾愧在卢前,耻居王后”后遂以此典比喻文人的名次排比。又作“耻居王后”、“卢后王前”、“卢前”等。

骆宾王(约640-?年)婺州义乌(今浙江义乌)人,高宗永徽年间,曾为道王李元庆府属。后以奉礼郎从军西域,久戍边疆。从塞外还,宦游蜀中。仪凤中,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。因事下狱,出为临海县丞,郁郁不得志。参与徐敬业起兵,并作《讨武曌檄》。敬业兵败后,他下落不明。王勃(650-676年)字子安,绛州龙门(山西河津)人。隋名儒王通之孙。14岁即科举及第,授朝散郎,为沛王(李贤)府修撰,因戏作檄英王鸡文,被高宗贬逐。补虢州参军。后往海南探父,渡海溺水,惊悸而死。卢照邻(约635-约689年)字升之,幽州范阳(今北京)人,自号幽忧子。曾任新都尉,后因身染风痺,痛苦不堪,自沉颍水而死。杨炯(650-693年),华阴(今陕西华阴)人,幼年聪敏博学,12岁举神童,曾为校书郎、崇文馆学士、盈川令等职。

【出典】:

旧唐书》卷190上《文苑上·杨炯传》5003页:“炯与王勃、卢照邻、骆宾王以文词齐名,海内称为王杨卢骆,亦号为‘四杰’。炯闻之,谓人曰:‘吾愧在卢前,耻居王后。’当时议者,亦以为然。”

【例句】:

金·元好问《别康显之》:“谁谓华高吾岂敢,耻居王后子当然。” 同上《赠王仙翁道成》:“燕南赵北留诗卷,王后卢前尽故人。” 明·王鍪《送杨尚絅四进士归省》:“不伐子甘为孟后,虚名吾自愧卢前。” 清·杨潮观《开金榜朱衣点头》:“排比着卢后王前,请看汝南月旦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量移

    唐朝制度,得罪被贬至远方的官吏,遇赦则酌量移至近处,谓之“量移”。《旧唐书.玄宗纪上》:“大赦天下,左降官量移近处。”唐代白居易《自题》诗:“一旦失恩先左降,三年随例未量移。”【词语量移】   汉语大

  • 苍梧恨

    同“苍梧痛”。唐杜甫《湘夫人祠》诗:“苍梧恨不浅,染泪在丛筠。”宋吴文英《一寸金.赠笔工刘衍》词:“苍梧恨,帝娥暗泣。”

  • 鲍壶冰

    源见“玉壶冰”。喻高洁的品格。唐李商隐《今年二日不自量度》诗:“鲍壶冰皎洁,王佩玉丁东。”

  • 买相如赋

    同“买赋长门”。唐罗隐《闲居早秋》诗:“六宫谁买相如赋,团扇恩情日日疏。”

  • 抱冰握火

    参见:抱冰

  • 雅人深致

    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:“谢公(谢安)因子弟集聚,问《毛诗》何句最佳?遏(谢玄小字)称曰:‘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;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(见《诗经.小雅.采薇》。这首诗是戍边的兵士久历艰苦,在回乡路上又遭受饥寒

  • 梦赋佳句

    梁.钟嵘《诗品》卷中《宋法曹参军谢惠连》:“小谢才思富捷,恨其兰玉夙凋,故长辔未聘。《秋怀擣衣》之作,虽复灵运锐思,亦何以加焉。又工为绮丽歌谣,风人第一。《谢氏家录》云:‘康乐每对惠连,辄得佳语。后在

  • 东家女

    泛指美貌多情的女子。唐梁锽《观王美人海图障子》诗: “宋玉东家女,常怀物外多。” 参见:○东墙窥宋【词语东家女】   汉语大词典:东家女

  • 不偷金

    源见“不疑诬金”。称颂廉洁高尚之士。唐杜甫《赠裴南部》诗:“人皆知饮水,公辈不偷金。”

  • 秋水芙蓉

    见“芙蓉出水”。[例]一过十六,本来相貌平常的王小姐出落得如~,楚楚动人。【词语秋水芙蓉】  成语:秋水芙蓉汉语大词典:秋水芙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