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卢郎

卢郎

泛指儒雅少年。原是对北魏卢渊、卢元明的赞语。卢渊,字伯源,范阳涿(今河北涿县)人,晋司空刘琨从事中郎卢谌的后代,温雅好学,累官至仪曹尚书,封固安伯,然正心寡欲,不趋荣利。高祖想立冯后,在召集群臣议论之先问渊道:“你认为如何?”渊答道:“这事自古审慎,依臣愚意,应再检选。”高祖说:“朕意已定。”但渊仍坚持己见。待冯后得立,冯诞获盛宠,深恨渊,渊却毫不以为意。渊随高祖车驾南伐萧赜,恰逢泾州羌人叛乱,连破城邑,渊以步骑六千号称三万,徐徐而进,不及三旬,叛众逃散,数万人投降。当初,渊十四岁时曾到过长安,离开时,送行的人送至渭北,有个相面的扶风人王伯达说:“诸君都不如这位卢郎德望高,官运通,而且二十年后,还会奉圣命再到此地,愿彼时不要忘记我。”此行,王伯达已年过八十,仍至军门求见。卢元明,字幼章,渊的侄子,文采风仪可观,累官至尚书右丞,性好玄理,不妄交游,饮酒赋诗,兴至忘返。年少时曾遇中山王熙,熙虽博识仍赞叹道:“卢郎有如此风采,诵《离骚》,饮美酒,自成佳器。”并挽留数日,赠帛、马而别。

【出典】:

魏书》卷47《卢玄传》1049、1061页:“是时泾州羌叛,残破城邑,渊以步骑六千众号三万,徐行而进。未经三旬,贼众逃散,降者数万口,唯枭首恶,余悉不问。诏兼侍中。初,渊年十四,尝诣长安。将还,诸相饯送者五十余人,别于渭北。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:‘诸君皆不如此卢郎,虽位不副实,然德声甚盛,望逾公辅。后二十余年,当制命关右。愿不相忘。’此行也,相者年过八十,诣军门请见,言叙平生。”“(元明)少时常从乡还洛,途遇相州刺史、中山王熙。熙博识之士,见而叹曰:‘卢郎有如此风神,唯须诵《离骚》,饮美酒,自为佳器(犹言美材,即有才德、能任大事的人)。’遂留之数日,赠帛及马而别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周邦彦《清真词·卷下·〈玉楼春〉》:“夕阳深锁绿芳门,一任卢郎愁里老。” 金·元颜《临江仙》词:“一樽芳酒一声歌,卢郎心未老,潘令鬓先皤(白色)。”


【词语卢郎】   汉语词典:卢郎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贡弹冠

    源见“弹冠相庆”。谓即将做官,朋友间相互祝贺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萧 朱结绶,王 贡弹冠。”主谓 王,汉代王吉字子阳;贡,即贡禹。弹冠,拂去冠上的尘埃,喻将出来做官。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、取舍一致。也指一

  • 鹊噪遇赦

    唐.张鷟《朝野佥载》卷四:“贞观末,南康黎景逸居于空青山,有鹊巢其侧,每饭食以喂之。后邻近失布者,诬景逸盗之,系南康狱月余,劾不承。欲讯(注:审问)之,其鹊止于狱楼,向景逸欢喜,似传语之状。其日传有赦

  • 裂土拜爵

    源见“分茅列土”。指分赐土地、拜封爵位。清陈康祺《燕下乡脞录》卷二:“当事者且谓捣穴擒渠,功在眉睫,人人有裂土拜爵之想。”

  • 湘皇泪雨

    同“湘妃怨”。清 夏弘《秋夜读九歌》诗:“湘皇泪雨滋丛竹,山鬼悲风带女萝。”

  • 千金一壶

    同“一壶千金”。清钱谦益《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墓志铭》:“以千金一壶之身,当大厦一木之任。”壶,通“瓠”。见“千金一瓠”。清·钱谦益《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墓志铭》:“以~之身,当大厦一木之任。”【词语

  • 玉树泥埋

    源见“埋玉树”。悼有才华者之死。唐白居易《醉中见微之旧卷有感》诗:“银钩尘复年年暗,玉树泥埋日日深。”

  • 更弦易辙

    同“改弦易辙”。《明史.潘埙传》:“今春秋已盛,更弦易辙,此其时也。”并列 更换乐器上的弦,改变车子走的道路。比喻改变从前的行为或做法。清·黄宗羲《子刘子行状》:“~,欲以一切苟且之政,补目前罅漏,非

  • 缑氏鹤

    同“缑山鹤”。清赵翼《瓯北诗话.各体诗二》:“金李俊民有王筹堂《寿诗》俱用王家典故二首:‘仙驭未来缑氏鹤,月明吹彻玉笙寒。’”【词语缑氏鹤】   汉语大词典:缑氏鹤

  • 桑陆

    同“沧海桑田”。明李东阳《昆山毛翁百岁诗》:“管榻经重敝,陶冠已十加。海筹仍不一,桑陆看量沙。”【词语桑陆】   汉语大词典:桑陆

  • 班姬泣

    源见“班姬咏扇”。指班婕妤失宠而哀怨悲泣,借以咏扇。清黄景仁《石州慢.蒲扇》词:“甄妃善感,便教塘上吟成,秋风不效班姬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