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叹为观止

叹为观止

亦作“叹观止矣”。叹,赞叹;观止,尽善尽美。形容所见事物尽善尽美,无与伦比。公元前544年,吴公子季札出使鲁国。鲁国大夫请他观赏风、雅、颂乐曲和各种舞蹈。季札逐一进行评论。当看到虞舜时所作的韶箾乐舞时,他高兴地说:“真是达到了最高境界了。就象天一样大,无不覆盖,又好象地一样大,无所不载,真是尽善尽美,无以复加了。如果还有别的音乐,我也不用再看了。”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见舞《韶箾》者,曰:‘德至矣哉,大矣!如天之无不帱也,如地之无不载也。虽甚盛德,其蔑以加于此矣。观止矣!若有他乐,吾不敢请已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石钟山》:“余生平所历佳山水,若江宁之燕子矶,镇江之金、焦两山……皆不足奇,得此(指石钟山)而叹观止矣。” 王韬《淞隐漫录·海外壮游》:“生抚掌称奇,叹为观止。”


述补 原赞叹看到这里就够了。后用以赞叹看到的事物美好或相似到极点。语本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吴公子札来聘……见舞《韶箾》者,曰:‘德至矣哉,大矣! 如天之无不帱也,如地之无不载也,虽甚盛德,其蔑以加于此矣。观止矣。若有他乐,吾不敢请已。’”秦牧《艺海拾贝·酷肖》:“有一次我在该地的工艺品陈列室中见到,明明知道那是假的,却仍然无法分辨,不禁~。”△多用于赞叹方面。↔贻笑大方。也作“叹观止矣”。


解释赞叹所见事物好到极点。

出处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见舞《韶蓻》者,曰:‘德至矣哉,大矣!……观止矣!若有他乐,吾不敢请已。’”

春秋时期,公元前544年,吴国的公子季札到鲁国访问,请求欣赏鲁国存留的周代舞蹈与音乐。于是鲁国的乐工先后为他演唱了《周南》《召南》《邶风》《鄘风》《卫风》《齐风》《豳风》《秦风》《唐风》《陈风》《桧风》《小雅》《大雅》和《颂》,又为他表演了《韶蓻》《南钥》等舞蹈,季札对每首乐曲、每支舞蹈都分别作了评论。

当表演到《韶蓻》舞时,季札感叹地说:“这支舞蹈将美好的道德表现到了极点,这支舞蹈真是伟大啊!它好像上天无不覆盖,又好像大地无不承载,即使是尽善尽美的功德,恐怕也不能超过它了。我这次对于音乐和舞蹈的欣赏到此为止,即使还有其他音乐,我也不敢再请求欣赏了。”

例句

四川的美景让人叹为观止。


【词语叹为观止】  成语:叹为观止汉语词典:叹为观止

猜你喜欢

  • 月娥

    同“嫦娥”。唐孟郊《看花》诗之一:“月娥双双下,楚艳枝枝浮。”亦借指月亮。五代牛希济《临江仙》词:“箫鼓声稀香烬冷,月娥敛尽弯环。”【词语月娥】   汉语大词典:月娥

  • 爱月夜眠迟

    见〔惜花春起早,爱月夜眠迟〕。

  • 薇歌

    源见“采薇”。指重义励节的《采薇》之歌。金段成己《蒲州八咏.首阳晴雪》:“《薇歌》一曲对西山,万古清愁老翠峦。”【词语薇歌】   汉语大词典:薇歌

  • 坏宅

    源见“孔壁遗文”。指汉 鲁共王(一作鲁恭王)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事。唐李商隐《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》:“挟书秦二世,坏宅汉诸王。”

  • 潘安掷果

    同“潘车盈果”。清李渔《连城璧》二回:“心上思量道,或者是他媳妇在梁上窥我,把扇坠丢下来,做个潘安掷果的意思。”

  • 鸿渐之仪

    源见“鸿渐”。又《易.渐》:“鸿渐于陆,其羽可用为仪,吉。”孔颖达疏:“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,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,可贵可法也。”按,陆当作“陂”,形近而误。后以“鸿渐之仪”比喻居高位而有才德,被人尊重

  • 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

    亦作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是说不进老虎的洞穴,怎么能擒获小老虎。形容不冒风险,就不能创造奇迹。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(73年)东汉政府派班超率36人出使西域。到鄯善国(今新疆鄯善县)时国王对他们极为敬重。不

  • 洛中豪士

    唐.康骈《剧谈录》:“唐乾符中,洛中有豪士,承藉勋荫,锦衣玉食,极口腹之欲。尝谓僧圣刚曰:‘凡以炭炊饭,先烧令熟,谓之炼火,方可入炊;不然,犹有烟气,难餐。’及大寇先陷瀍洛,财产剽尽,昆仲数人,与圣刚

  • 为人取履

    源见“圯桥进履”。借指听人使唤。宋刘克庄《水龙吟.方蒙仲王景长和余丙辰丁巳二词走笔答之》词之四:“老矣安能,为人取履,与人争屐。”

  • 恭逢其盛

    敬逢这一盛典或盛况。《镜花缘》六五回:“可惜今年殿试都不能恭逢其盛,愚姐妹向来并未用功,今年不去,倒是借此藏拙。”又八四回:“如此好令,真是酒席筵前所未有的,妹子恭逢其盛,能不浮一大白!”见“躬逢其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