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谗言三至”。唐李白《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》诗:“曾参岂是杀人者,谗言三及慈母惊。”
宋苏轼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诗: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”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妆饰打扮。常含不论何种打扮之意。《黑籍冤魂》十八回:“衣裳着得也俏,淡妆浓抹,总称他的高兴。”并列 原指西湖景色优美
西汉.司马迁撰《史记.周本纪》:“褒姒不好笑,幽王欲其笑万方,故不笑。幽王为烽燧(古时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),大鼓,有寇至则举烽火。诸侯悉至,至而无寇,褒姒乃大笑。幽王说(同悦)之,为数举烽火。其后不信
源见“织锦回文”。指晋 窦滔妻苏蕙所作织锦回文《璇玑图》。多泛指女子的书信或诗作,用以表现闺中人的哀怨离情。唐皇甫冉《春思》诗:“机中锦字论长恨,楼上花枝笑独眠。”【词语机中锦字】 成语:机中锦字汉
同“伯道之忧”。清归庄《与顾宁人书》:“弟则屡抱山简之痛,方深伯道之悲也。”【词语伯道之悲】 汉语大词典:伯道之悲
《楚辞.渔父》:“举世皆浊我独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。”后因以“馀醒”指酒馀犹醒,比喻不随浊世浮沉。宋李纲《自蒲圻临湘趋岳阳道中作》诗之三:“千古灵均英爽在,固应笑我学馀醒。”
同“梁尘飞”。鲁迅《集外集.赠人诗之二》:“秦女端容理玉筝,梁尘踊跃夜风轻。”【词语梁尘踊跃】 成语:梁尘踊跃汉语大词典:梁尘踊跃
源见“烹狗藏弓”。喻抛弃功臣。明高启《岳王墓》诗:“每忆上方谁请剑,空嗟高庙自藏弓。”【词语藏弓】 汉语大词典:藏弓
《左传.哀公十一年》:“公为与其嬖僮汪锜乘,皆死皆殡,……”春秋时鲁哀公在抗击齐国的战斗中,和一个叫汪锜的儿童同坐一辆战车,不幸共同牺牲。鲁国破格以成年礼葬了这位为国捐驱的少年。后因以为儿童救国的典故
见“冤家路窄”。《红楼梦》100回:“真正俗语说的,冤家路儿狭,不多几天,就闹出人命来了。”【词语冤家路狭】 成语:冤家路狭汉语大词典:冤家路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