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子虚乌有

子虚乌有

子虚:空虚;不真实。乌有:哪有,没有。后以此典指假设虚构;或形容不存在、没有之事。此典指司马相如借空虚没有而假托之事,写成《子虚赋》,意在讽谏。司马相如以“子虚”为空言虚语,是为称说楚国之美;“乌有先生”,为哪有这事,是为齐国诘难楚国;“无是公”,为没有此人,是为阐明作天子之道理。因而凭空假借这三个人写成文章,用以推想天子、诸侯在苑囿(yuàn yòu院又,养禽善、种树木之地方)游玩打猎之情景。那篇文章结束,归结到“节俭”二字,想以此劝谏天子。进献给天子,天子大为高兴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117《司马相如列传》3003页:“相如以‘子虚’,虚(空)言也,为楚称;‘乌有先生’者,乌(哪。副词)有此事也,为齐难;‘无是公’者,无是人也,明天子之义。故空藉此三人为辞,以推天子、诸侯之苑囿,其卒童归之于‘节俭’,因以风(fěng讽,通“讽”,用含蓄话暗示和劝告)谏(jiàn剑,规劝君主、尊长、朋友改正错误和过失)。奏之天子。天子大悦(yuè月,同“悦”,高兴)。”

【例句】:

汉·班固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文艳用寡,子虚乌有,寓言淫雨,托风终始,多识博物,有可观采,蔚为辞宗,赋颂之首。” 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》五:“然其事为理所宜有,固不必以子虚乌有视之。” 清·沈惟贤《万国演义·序》:“文贵征实,不蕲于振奇,所以愧文士子虚乌有之习也。” 茅盾《爱读的书》:“所以我们的‘兴趣’,有时会从现代转到古代,乃至子虚乌有的幻想的世界。我个人爱读的文学作品,就有不少是历史的和幻想的。”


并列 子虚,并非真实;乌有,哪有此事。虚构的人或事。语本汉·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楚使子虚使于齐,王悉发车骑,与使者出畋。畋罢,子虚过奼乌有先生,亡是公存焉。”叶永烈《是是非非“灰姑娘”》:“后来,有关部门终于查明,所谓‘美国之音’的报道,纯属~!”△多用于描写不存在的人或事物。也作“乌有子虚”。


【词语子虚乌有】  成语:子虚乌有汉语词典:子虚乌有

猜你喜欢

  • 用莛撞钟

    同“以莛撞钟”。清陈祖范《答任翼圣计偕留别》诗:“乌能石攻玉,愧用莛撞钟。”

  • 皇恐滩

    滩名,赣水十八滩之一。此滩水势急激,船行危险,故名。又作“惶恐滩”。《名胜志》:“赣水在万安者,有十八滩,皇恐滩,其一也。赵抃守郡时,尝疏浚之,苏子瞻过此,诗云:‘七十里外二毛人,十八滩头一叶身。山忆

  • 鱼贯而出

    形容像鱼群一般,头尾相接,连续而出。出自隋炀帝事迹。隋炀帝名杨广(568-618年),为隋文帝杨坚的第二子。开皇元年(581年)被封为晋王。曾任隋并州总管、河北道行台尚书令、淮南道行台尚书令、雍州牧等

  • 螽羽

    同“螽羽诜诜”。明屠隆《昙花记.定兴开宴》:“螽羽逮下,鸡鸣相夫。贵以无骄,美能不妒。”【词语螽羽】   汉语大词典:螽羽

  • 水菽

    源见“菽水承欢”。称子女以父母欢乐为重的孝养。《后汉书.刘平赵孝等传序》:“夫患水菽之薄,干禄以求养者,是以耻禄亲也。”【词语水菽】   汉语大词典:水菽

  • 布衣蔬食

    穿粗布衣服,吃粗糙饭食。形容生活俭朴。王烈(约141-218年),字彦方,早年有盛名,通识治道。他办学校,救济灾民。他所居的地方民风淳厚,行人路不拾遗。诸侯都亲自前去拜访他,询问如何施政。他立志不仕,

  • 羊续悬鱼

    《后汉书.羊续传》:“续为南阳太守……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,续深疾之,常敝衣薄食,车马羸败。府丞尝献其生鱼,续受而悬于庭;丞后又进之,续乃出所悬者,以杜其意。”后因用“羊续悬鱼”为居官清廉、拒绝受贿的典

  • 羽林

    源见“羽林骑”。皇家禁卫军——羽林军的省称。唐王建《羽林行》:“出来依旧属羽林,立在殿前射飞禽。”【词语羽林】   汉语大词典:羽林

  • 执柯

    《诗.豳风.伐柯》:“伐柯如何?匪斧不克。取妻如何?匪媒不得。”后以“执柯”指作媒。明沈受先《三元记.托媒》:“你聘财若出银百两,管教今夜便成双,与你执柯,期取弄璋。”【词语执柯】   汉语大词典:执

  • 前车之覆,后车之鉴

    见“前车覆,后车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