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伊尹荷鼎自进”。喻指国政。前蜀杜光庭《王承郾为亡考修明真斋词》:“况职主庖羞,须行宰戮;旋司戎伍,每举刑章。”【词语庖羞】 汉语大词典:庖羞
同“鹑衣百结”。宋刘克庄《书画》诗:“不如鹑结村夫子,惟宝《蒙求》与《孝经》。”【词语鹑结】 汉语大词典:鹑结
同“紫气”。明徐渭《蒋扶沟公诗》之一:“鼎湖拾乌号,关门属紫氛。”
《列子.说符》:“孔子自卫反鲁,息驾乎河梁而观焉。有悬水三十仞,圜流九十里,鱼龞弗能游,鼋鼍弗能居;有一丈夫方将厉之。孔子使人并涯止之……丈夫不以错意,遂度而出。孔子问之曰:‘巧乎,有道术乎?所以能入
《尚书.虞书.舜典》:“舜格于文祖,询于四岳,辟四门,明四目,达四聪。”旧题汉.孔安国传:“开辟四方之门未开者,广致众贤。”“广视听于四方,使天下无雍塞。”帝舜曾开辟四门,接待四方贤士之上访,以广视听
源见“蓝桥”。指求婚的信物。明单本《蕉帕记.覸婚》:“姻亲虽许,谁人张主?不去窃秦府明珠,将甚当裴家玉杵?”【词语裴家玉杵】 汉语大词典:裴家玉杵
同“梅花点额”。清蒲松龄《为螽斯与孙咸吉启》:“春深金屋,梅花点上苑之妆;日射琼楼,雪窗映玉台之采。”
同“鸡鸣潜度”。清 汤潮观《吟风阁杂剧.黄石婆授计逃关》:“欲待鸡鸣偷度,且来弹铗高歌。”
《孟子.公孙丑下》:“‘千里而见王,不遇故去,三宿而后出昼,是何濡滞也?’……〔孟子曰〕:‘不遇故去,岂予所欲哉?予不得已也。予三宿而出昼,于予心犹以为速,王庶几改之!王如改诸,则必反予。夫出昼,而王
禹:夏禹。传说中的古代圣君,以治理洪水有功,深受人民爱戴。 功德不在夏禹之下。 形容功劳极大。语出唐.韩愈《与孟尚书书》:“故愈尝推尊孟氏,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。”鲁迅《准风月谈.我们怎样教育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