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孺子牛

孺子牛

左传.哀公六年》:“冬十月(公元前四八九年冬天,此时正是齐晏孺子元年冬。齐景公少子荼于公元前四九〇年秋被高昭子、国惠子承景公遗命先立为国君,群公子相继外逃避难。)丁卯(二十四日),立之(公元前四八九年六月,鲍牧、田乞杀高昭子、国惠子。八月田乞自鲁召回公子阳生,十月,立阳生为君,是为齐悼公。)。将盟(指将与诸大夫盟会而宣布立君之事),鲍子(即鲍牧)醉而往。其臣差车鲍点(差车,管车的官;点是鲍牧手下的臣子)曰:‘此谁之命也(鲍子已醉,故他的手下人向陈子提出质问)?’陈子(陈僖子)曰:‘受命于鲍子。’遂诬(虚构以欺人。因见鲍子醉,故假说,以压制鲍点的责难,达到成事的目的。)鲍子,曰:‘子之命也!’鲍子曰:‘女(汝)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(按:齐景公爱荼母,又爱荼,曾自己当作牛,口衔绳索,令荼骑着玩耍。孺子玩得高兴,一不小心,从‘牛’背上掉下来,绳子把景公的牙齿折断了。)而背之也?’”

春秋时,齐景公死后,少子荼先被立为国君。后鲍牧、田乞杀死拥立荼的大臣,田乞又立齐悼公为君。鲍牧与齐悼公(阳生)本有隙,因为立阳生的事田乞等没有和他商议,陈僖子又假托他的名义,引起他的反感。故不同意立悼公。于是,他便提出齐景公爱少子的事加以回驳,意思是说这样做违背了先君之命。

“孺子牛”原指齐景公,意在表现对幼子的宠爱。近世常以此比喻为大众谋利益而不惜献身的人。鲁迅《自嘲》诗: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”


偏正 孺子,小孩,儿童,泛指人民群众。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人。语出《左传·哀公六年》:“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?”鲁迅《集外集·自嘲》: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无私奉献。


孺子牛”借喻甘为人民大众效劳的人。鲁迅先生就曾说过: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”( 《集外集· 〈自嘲〉诗》)

春秋时期,齐景公甚为疼爱儿子荼,有次爬在地上当牛让儿子牵着玩,结果儿子不小心跌倒了,绳子把齐景公的牙齿也拉折了。《左传·哀公六年》: “女 ( 汝、你) 忘君之为孺子牛,而折其齿手?”杜注: “孺子,荼也。景公尝衔绳为牛,使荼牵之。荼顿地,故折其齿。”

后世 “孺子牛”一语便流传下来。

为什么称 “孺子”呢?

孺子”,指未成年的幼儿,如言 “妇孺”,即指妇女、儿童。《说文·子部》: “孺,乳子也。”段注: “以迭韵为训。凡幼者曰孺子,此其义也。”

因此,“孺子牛”即言为小孩当牛,借喻为甘心情愿为他人效劳之意。

至于墓碑上 “老孺人”所指,则为旧时对已故妇人的尊称,而非 “乳子”、儿童之义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 “天子之妃曰后 ( 皇后) ,诸侯曰夫人,大夫曰孺人,士曰妇人,庶人曰妻。”明清时七品 “芝麻官”之母或妻封号为 “孺子”,后则通用为妇人之尊称。


【词语孺子牛】  成语:孺子牛汉语词典:孺子牛

猜你喜欢

  • 遏住行云

    源见“响遏行云”。形容歌曲嘹亮,优美动听。元 刘庭信《粉蝶儿.美色》套曲:“手撒红牙流歌韵,坠梁尘遏住行云。”

  • 鲸吼

    源见“蒲牢”。比喻钟声洪亮。宋陆游《泰州报恩光孝禅寺最吉祥殿碑铭》诗:“劫火不能坏鸿钟,雷震鲸吼声隆隆。”【词语鲸吼】   汉语大词典:鲸吼

  • 银河清浅

    《文选》卷二十九《古诗十九首》其一:“迢迢牵牛星,皎皎河汉女……河汉清且浅,相去复几许。盈盈一水间,脉脉不得语。”古诗十九首的第十首有“河汉(银河)清且浅”句喻天上牵牛、织女二星虽隔又清又浅之水,但不

  • 卓氏奔

    源见“琴挑文君”。指女子为爱情出走。宋王禹偁《商山海棠》诗:“画恐明妃恨,移同卓氏奔。”【词语卓氏奔】   汉语大词典:卓氏奔

  • 损者三友

    《论语.季氏》:“孔子曰:‘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。……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损矣。’”孔子认为,有害的朋友有三种:一是到处奉承人的朋友;二是善于阿谀奉承的朋友;三是会花言巧语的朋友。同这三种人交朋友是

  • 瑶瑟怨

    源见“湘灵鼓瑟”。指幽怨的琴声。唐刘禹锡《潇湘神》诗之二:“楚客欲听瑶瑟怨,潇湘深夜月明时。”

  • 猿公

    同“白猿公”。唐李贺《南园》诗之七:“见买若耶溪水剑,明朝归去事猿公。”【词语猿公】   汉语大词典:猿公

  • 生前有限杯

    同“何似一杯酒”。唐杜甫《绝句漫兴》之四:“莫思身外无穷事,且尽生前有限杯。”

  • 失楚弓

    源见“楚弓楚得”。谓丢失宝贵之物。清赵翼《题元遗山集》诗:“无官未害餐周粟,有史深愁失楚弓。”

  • 干君何事

    见“干卿何事”。【词语干君何事】  成语:干君何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