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少康之隆

少康之隆

左传.哀公元年》:“伍员曰:‘……昔有过浇,杀斟灌以伐斟?,灭夏后相,后缗方娠,逃出自窦,归于有仍,生少康焉。……遂灭过戈,复禹之绩,祀夏配天,不失旧物。’”

越王勾践派文种到吴国求和。伍子胥谏吴王说:“君王不可接受越王的和议。古时有过国的君主浇杀了斟灌,伐斟?,灭夏后相时,夏后相的妻子后缗刚刚怀孕,她从墙洞中逃出去,投奔有仍国,后来她生下的孩子就是少康。少康长大后,谋划复兴夏朝,於是就灭亡了过国和戈国,复兴了大禹王的故邦,以天帝之名祭祀夏朝祖先,恢复了夏朝历代的典章制度。因此一定要灭亡越国,如果和越国议和留其命脉,就是违背天命保全仇敌,吴国势必被越国征服灭亡。”后以“少康之隆”为咏中兴之主的典故。

文选》卷三七刘越石《劝进表》:“昔少康之隆,夏训以为美谈;宣王之兴,周诗以为休咏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心以为鸿鹄将至

    鸿鹄:俗名天鹅。 心里以为有只天鹅快要飞来。 形容人们从事学习或工作不能专心致志。语出《孟子.告子上》:“使弈秋诲二人弈,其一人专心致志,惟弈秋之为听。一人虽听之,一心以为鸿鹄将至,思援弓缴而射之

  • 凝霜木稼

    《旧唐书.让皇帝宪纪》:“让皇帝宪,本名成器,睿宗长子也……(开元)二十九年冬(十月),京城寒甚,凝霜封树,时学者以为《春秋》‘雨木冰’即此是。亦名树介,言其象介胄也。宪见而叹曰:‘此俗谓树稼者也。谚

  • 支道林

    同“支遁”。唐柳宗元《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》之一:“他时若写兰亭会,莫画高僧支道林。”

  • 投杼疑

    同“投杼”。唐沈佺期《枉系二首》诗之一:“吾怜曾家子,昔有投杼疑。”

  • 骊珠

    源见“探骊得珠”。宝珠。常用以比喻珍贵的人或物。唐元稹《赠童子郎》诗:“杨公莫讶清无业,家有骊珠不复贫。”【词语骊珠】   汉语大词典:骊珠

  • 酒入舌出

    《韩诗外传》卷一〇:“臣闻之酒入口者舌出,舌出者弃身,与其弃身,不宁弃酒乎?”酒一入口则话多,话多必有失,容易带来祸患,这样的话还不如不喝酒。后因以“酒入舌出”形容酒一入口,话就多,容易带来损失。汉.

  • 安期舄

    唐.欧阳询辑《艺文类聚》卷七十八引《列仙传》:“安期生,琅耶阜乡人,卖药海边,时人皆言‘千岁公’。秦始皇请见,与语三日三夜,赐金璧数万。出于阜乡亭皆置去。留书,以赤玉舄(音xì,古代一种复底鞋)一量(

  • 灌坛

    晋张华《博物志》卷七:“太公为灌坛令,武王梦妇人当道夜哭,问之,曰:‘吾是东海神女,嫁于西海神童。今灌坛令当道,废我行。我行必有大风雨,而太公有德,吾不敢以暴风雨过,是毁君德。’武王明日召太公,三日三

  • 雷霆之怒

    雷霆:疾雷,霹雳。象打暴雷那样的恼怒。形容突然爆发的盛怒。公元232年,魏辽东太守公孙渊遣使南通孙权,后又反覆而斩东吴使者。孙权大怒,意欲亲征。陆逊上书说:“公孙渊凭险恃固,拘留我使臣,实为可恨,令陛

  • 火热水深

    ㄏㄨㄛˇ ㄖㄜˋ ㄕㄨㄟˇ ㄕㄣ huǒ rè shuǐ shēn 354 ① 犹水深火热。比喻十分困苦的处境。《花月痕》第五十回:“我算什么,明相国不动声色,却出斯民于火热水深,措天下于泰山磐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