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江夏黄童”。清 陈栋《端正好.题黄心庵来禽书屋填词图》套曲:“你本是无双江夏,怎不夺天工巧?”
同“指白日”。清李渔《慎鸾交.赠妓》:“蕙娘与你指天誓日,愿做偕老夫妻。”并列 指天对日地发誓,表白心迹。语本唐·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指天日涕泣,誓生死不相背负。”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补遗》卷2:
《后汉书》卷十九《耿弇传》附《耿恭传》:“先是恭遣军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,羌因随王蒙军俱出塞。”(参见“范羌归”条)《史记》卷一二三《大宛传》:“始月氏居敦煌、祁连间。”唐.张守节《史记正义》:“初
同“撩虎须”。清王夫之《章灵赋》:“奋残形以殆庶兮,危叹于撩虎。”【词语撩虎】 汉语大词典:撩虎
《处州府志》卷十六载:(唐)叶法善为其祖有道先生国重作碑,(李)邕从之,文成,请并书,弗许。一夕,梦法善再求书,邕喜而为书,未竟,钟鸣梦觉,至丁字下数点而止。法善刻毕,持墨本往谢。邕惊曰:“始以为梦,
源见“邺侯书”。形容藏书甚富。宋秦观《掩关铭》:“插架万轴兮星宿悬,口吟目披兮游圣贤。”述补 形容藏书极富。语出唐·韩愈《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》:“邺侯家多书,插架三万轴。”宋·秦观《掩关铭》:“~兮星
源见“伊尹荷鼎自进”。谓干世以获大用。唐李白《送梁四归东平》诗:“殷王期负鼎,汶水起垂竿。”宋叶適《魏华甫鹤山书院》诗:“垂竿桐江笑短弱,负鼎莘野嫌豪粗。”亦用以指辅佐帝王,担当治国之任。《后汉书.马
源见“董奉杏成林”。借指高僧。唐杜甫《大觉高僧兰若》诗:“香炉峰色隐晴湖,种杏仙家近白榆。”
源见“拔才岩穴”。指在傅岩服筑墙的苦役。借指隐居待时的贤士。元 卢旦《送侍讲学士邓善之辞官还钱塘》诗之四:“既卜渭水钓,又起傅岩筑。”【词语傅岩筑】 汉语大词典:傅岩筑
《史记.田儋列传》载:秦末,原齐贵族田横起事,自立为齐王。汉朝建立,横率部属五百人逃亡海岛。高祖召之,横不欲臣服,于途中自杀。其部属闻之,悉于岛上自杀。后因以“田横岛”指忠烈之士亡命之处。清赵翼《海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