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左右手

左右手

指萧何是刘邦得力助手,如左右手臂一样。后以此典比喻亲密而得力的助手。萧何(?——前193年),沛(今江苏沛县)人,曾为沛县主吏椽(yuàn院,主管总务、人事,与闻政务之属员)。秦二世元年(前209年),萧何佐刘邦起义。萧何是刘邦同乡,跟着刘邦出谋画策,南征北战,出生入死。在楚、汉战争中,韩信逃离楚项羽来投奔汉刘邦,韩信多次跟萧何谈话,萧何很赏识他。到达南郑(今陕西汉中市),将领们半路逃跑有好几十人,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刘邦推荐,汉王刘邦不用自己,韩信就逃走。萧何听说韩信逃走了,来不及将情况报告汉王刘邦,就亲自去追赶韩信。有人向汉王刘邦报告说:“丞相萧何逃跑了。”汉王刘邦很生气,又好像失去了左右手臂一样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92《淮阴侯列传》2611页:“信数与何语,何奇之。至南郑,诸将行(háng杭,等)道亡者数十人,信度(duó夺,估计)何等已数言上,上不我用,即亡。何闻信亡,不及以闻,自追之。人有言上曰:‘丞相何亡。’上大怒,如失左右手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窦融传》:“吾与将军如左右手耳。” 唐·李延寿《北史·周文帝纪》:“岳(贺拔岳)曰:‘宇文左丞吾左右手,何可废也。’”


偏正 左手和右手。比喻得力的助手。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遇风,其相救也如~。”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人有言上曰:‘丞相何亡。’上大怒,如失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指称助手。也作“左膀右臂”。


【词语左右手】  成语:左右手汉语词典:左右手

猜你喜欢

  • 公无渡河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四十四引《琴操》:“《箜篌引》者,朝鲜津卒霍子高所作也。子高晨起剌舡而濯,有狂夫被发提壶而渡。其妻追之,不及,堕河而死,乃号天嘘唏,鼓箜篌而歌。曲终,投河而死。子高援琴,作其歌声,故曰《

  • 鉏麑

    《左传.宣公二年》:“宣子(赵盾)骤谏,公患之,使鉏麑贼之。晨往,寝门辟矣,〔宣子〕盛服将朝,尚早,坐而假寐。麑退,叹而言曰:‘不忘恭敬,民之主也。贼民之主,不忠。弃君之命,不信。有一于此,不如死也。

  • 桐乡遗惠

    源见“桐乡归葬”。称美地方官有惠于民。清唐孙华《哭曹九咸明府》诗之二:“桐乡遗惠在,尚说长官清。”

  • 九畹花

    源见“九畹”。指兰花。清陈维崧《采桑子.题兰花小册》词:“只有章华,沦落天涯,忍着灵均九畹花”。【词语九畹花】   汉语大词典:九畹花

  • 导引

    道家的一种健生方法。《史记.龟策列传》:“江傍家人,常畜龟饮食之,以为能导引致气,有益于助衰养老。”晋代葛洪《抱朴子.别旨》:“或伸屈,或俯仰,或行卧,或倚立,或踯躅,或徐步,或吟或息,皆导引也。”【

  • 狡兔三穴

    同“狡兔三窟”。《宋史.河渠志三》:“乃是狡兔三穴,自为潜身之计。”见“狡兔三窟”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三》:“乃是~,自为潜身之计。”【词语狡兔三穴】  成语:狡兔三穴汉语大词典:狡兔三穴

  • 口道邹衍

    源见“邹衍谈天”。指议论宏大、善于雄辩者。明陈子龙《行路难》诗之十七:“玄驹绕绕枯桑下,口道邹衍大九州。”

  • 理不胜辞

    情理不足,与辞采不相称。 意谓文辞美好而短于说理。语出三国.魏文帝《典论.论文》:“孔融体气高妙,有过人者,然不能持论,理不胜辞。”《文心雕龙.才略》:“相如好书,师范屈宋,洞入夸艳,致名辞宗。然覆

  • 奠枕

    犹安枕。汉代扬雄《法言.寡见》:“奠枕于京。”奠:定。【词语奠枕】   汉语大词典:奠枕

  • 不德将鹿

    《左传.文公十七年》:郑子家为书与晋之赵宣子曰:“小国之事大国也,德则其人也,不德则其鹿也,铤而走险,急何能择。”晋.杜预注:“以德加己,则以人道相事。”“言急则欲荫茠于楚,如鹿赴险。”春秋时,晋灵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