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南楼”。指南楼胜处幽美宜人的夜色。常用以写游赏佳兴。宋赵善括《水调歌头.奉饯冠之之行》词:“休问南楼风月,且念阳台云雨,几日却重来?”
《晋书.齐王同传》:“赵庶人听任孙秀,移天易日。”“移天易日”,比喻权臣擅权,偷天换日,为所欲为。《北史.广平王匡传》:“虽未指鹿为马,移无徙日,实使蕴藉之士,耸气座端;怀道之夫,结舌筵次。”并列 比
晋.王嘉《拾遗记》卷八:“孙亮作琉璃屏风,甚薄而莹澈,每于月下清夜舒之。常与爱姬四人,皆振古绝色,一名朝姝,二名丽居,三名洛珍,四名洁华,使四人坐屏风内,而外望之如无隔,惟香气不通于外,为四人合四气香
同“翟公之门”。唐钱起《穷秋对雨》诗:“翟门悲暝雀,墨灶上寒苔。”明张煌言《追往八首》之八:“一时市道看梁苑,千古交情问翟门。”【词语翟门】 汉语大词典:翟门
《庄子.达生》:“梓庆削木为鐻,鐻成,见者惊犹鬼神。”成玄英疏:“鐻者,乐器,似夹钟,亦言鐻似虎形,刻木为之。”后因以“削鐻”称扬做事神志专注的典实。宋刘子翚《临池歌序》:“‘用志不分,乃凝于神。’梓
南朝 梁慧皎《高僧传.释慧远》载:东晋高僧慧远,曾主持庐山 东林寺,善诗文,与刘遗民、宗炳、慧永等结白莲社。慧远乃雁门郡(今山西 代县西北)人,因称其“雁门僧”。后亦借指高僧。唐杜牧《行次白沙馆先寄上
源见“汗漫游”。秦始皇时,有志于周游世界的燕人。借指姓卢的人。唐李白《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》:“先期汗漫九垓上,愿接卢敖游太清。”
同“毁家纾难”。《晋书.石苞传》:“今司徒位当其任,乃心王事,有毁家纾国、乾乾匪躬之志。”清钱谦益《清文华殿中书房办事大理寺右寺副汪镳授儒林郎制》:“夫毁家纾国,大臣之有事;急病让夷,君子之所贵。”见
同“山公启事”。北周庾信《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》:“东京鼎食,先加邓骘之勋;西晋官人,多用山涛之启。”
《尚书.虞书.舜典》:“帝曰:‘皋陶,蛮夷滑夏,寂贼奸宄,汝作士,五刑有服。’”旧题汉.孔安国传:“士,理官也。”《史记》卷一《五帝纪.舜本纪》:“皋陶为大理,平,民各伏得其实。”唐.张守节《史记正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