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廪竹

廪竹

常璩华阳国志.南中志》:“有竹王者,兴于遯水。有一女子,浣于水滨,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,推之不肯去。闻有儿声,取持归,破之,得一男儿。长养,有才武,遂雄夷狄。”后因以“廪竹”指神异人物的出生处。南朝 陈徐陵《在北齐与杨仆射书》:“瞻望乡关,何心天地?自非生凭廪竹,源出空桑,行路含情,犹其相愍。”


【词语廪竹】   汉语词典:廪竹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科玉律

    《文选.扬雄〈剧秦美新〉》:“懿律嘉量,金科玉条。”李善注:“金科玉条,谓法令也。言金玉,炎之也。”本是形容法律条文的完善。今多指不可变更的条规。书多作“金科玉律”。见“金科玉条”。张贤亮《小说中国》

  • 韩寿香

    源见“贾女香”。指异香或男女定情之物。唐 史凤《传香枕》诗:“韩寿香从何处传,枕边芳馥恋婵娟。”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一本二折:“张郎倘得相亲傍,乍相逢厌见何郎粉,看邂逅偷将韩寿香。”【词语韩寿香】   

  • 暖老

    《礼记.王制》:“八十非人不暖。”后以“暖老”谓厚养老人。唐杜甫《独坐》诗之一:“暖老须燕玉,充饥忆楚萍。”【词语暖老】   汉语大词典:暖老

  • 懿公轩

    源见“乘轩鹤”。用以表示君王的特别宠爱。唐李白《赠宣城赵太守悦》诗:“迁人同卫鹤,谬上懿公轩。”

  • 顺理成章

    《朱子语类》卷十九:“文者,顺理而成章之谓也。”原指写作遵循事理,自成章法。后多用以指说话、做事合乎情理,不悖常例。《九命奇冤》九回:“姑妈!我父亲当日虽然说发的是横财,却是顺理成章自然到手的,并不是

  • 方策

    方是木板,策是竹简。古代于木板竹简上刻字记事,因此泛称古代典籍为方策。《礼记.中庸》:“文武之政,布在方策。”郑玄注:“方,版也;策,简也。”亦作“方册”。宋代程大昌《演繁露》卷七:“方册云者,书之于

  • 散樗

    源见“樗栎”。不成材的樗木。比喻无用之人。常用作自谦之词。唐虞世南《奉和幸江都应诏》“多幸沾行苇,无庸类散樗。”【词语散樗】   汉语大词典:散樗

  • 留侯隐

    源见“留侯慕赤松”。泛指功成身退,辞官归隐。唐许浑《贺少师相公致政》诗:“门临二室 留侯隐,掸依三川越相归。”

  • 一斑

    同“豹一斑”。宋苏轼《景仁赐酒烛诗夏次韵谢之》:“万事方今咨伯使,一斑我亦愧真长。”明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卷四:“韩退之于诗本无所解,宋人呼为大家,直是势利他语。子厚于风雅骚赋似得一斑。”【词语一斑】 

  • 钻穴

    同“钻穴逾墙”。《剪灯新话.联芳楼记》:“非不知钻穴之可丑,韫椟之可佳也。”清蒋士铨《临川梦.续梦》:“谁钻穴,是金枝贵婿,恁地无状。”【词语钻穴】   汉语大词典:钻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