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张孝廉船

张孝廉船

源见“孝廉船”。谓羡美才士。清张问陶《题张莳塘诗卷时将赴吴即以志别》诗:“张孝廉船何处觅,名流今古在吾宗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太平御览》卷六百十七引晋·郭澄之《郭子》曰:“张凭举孝廉出京,负其才气,谓必参时彦。欲诣刘真长,乡里及同举者咸共哂之。张遂经往诣刘。既前,处之下坐,通寒暑而已,真长方洗濯料事,神意不接。良久,张欲自发而未有其端。顷之,王长史诸贤来诣。言各有隔而不通处,张忽遥于末坐判之,言约旨远,便足以畅彼我之怀,举坐皆惊。真长延之上坐,遂清言弥日,因留宿遂复至晓。张退,刘曰:‘卿且前去,我正尔往取卿共诣抚军。’张既还船,同旅笑之曰:‘卿何许宿还?’张笑而不答。须臾,真长至,遣教觅张孝廉船,同旅惋愕。既同载俱诣抚军。”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,《晋书·张凭传》亦载,文大略同。

【今译】 晋代张凭举孝廉出京,准备谒见当时名人,想去见刘惔(字真长),同乡及同举孝廉者都嘲笑他。张凭去拜谒刘,刘只让坐在末坐,略略寒暄,不太理睬他。后来,又有不少名士来与刘清谈,凡是有论辩不通之处,张凭都予以阐发,一座皆惊。刘惔马上请他上坐,与他清谈整日,并留宿。张凭离去时,刘又约他一同去见抚军。张凭回船,同伴还不知道,不久刘惔来,派从人问询张孝廉的船,同伴十分惊愕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有才学,受人赏识。

【典形】 取觅张凭、孝廉初去、孝廉船。

【示例】

〔取觅张凭〕 唐·温庭筠《上学士舍人启》:“既而临汝运租,先逢谢尚; 丹阳传教, 取觅张凭。”

〔孝廉初去〕 明·高启《送吴生赴汴省》:“定远未归双节在, 孝廉初去一船开。”

〔孝廉船〕 唐·杜甫《得广州张判官叔卿书》:“云深骠骑幕, 夜隔孝廉船。”清·唐孙华《寿同年张春所学博》:“得禄暂充博士席, 到官仍泛孝廉船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遏行云

    源见“响遏行云”。形容歌声嘹亮动听。前蜀魏承班《玉楼春》词:“声声清迥遏行云,寂寂画梁尘暗起。”【词语遏行云】   汉语大词典:遏行云

  • 黍炊

    源见“黄粱梦”。比喻虚幻的梦境。元吴澄《次韵灵兴避暑》:“黍炊邯郸枕,树响箕山飘。”【词语黍炊】   汉语大词典:黍炊

  • 楚王风

    源见“大王风”。指凉风,大风。唐杜甫《天池》诗之二:“闻道奔雷黑,初看出日红。飘零神女雨,断续楚王风。”【词语楚王风】   汉语大词典:楚王风

  • 窦锦

    源见“织锦回文”。指精妙的诗文。唐鲍溶《赠远》诗:“欲和古诗成窦锦,倍悲秋扇损齐纨。”亦借指苏蕙。清龚自珍《水龙吟》词:“啸如鲁柱,才如窦锦,遇如班扇。”【词语窦锦】   汉语大词典:窦锦

  • 公孙跃马

    《文选》卷四晋.左太冲(思)《蜀都赋》:“公孙跃马而称帝,刘宗下辇而自王。”唐.李善注:“《后汉书》曰:‘公孙述字子阳,扶风人也。王莽时为导江卒正,更始立,述持其地险众附,遂自立为天子。’”东汉初,蜀

  • 七纵七禽

    《三国志。蜀志。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:“亮在南中,所在战捷,闻孟获者为夷汉并所服,募生致之。既得,使观于营阵之间,问曰:‘此军何如?’获对曰:‘向者不知虚实,故败;今蒙赐观看营阵,若只如此

  • 上蔡东门

    同“上蔡苍鹰”。前蜀韦庄《题李斯传》诗:“临刑莫恨仓中鼠,上蔡东门去自迟。”

  • 赠虔刀

    源见“吕虔刀”。称人堪当重任,前程远大。明张煌言《马尔毓职方改署幕府骑兵参军未免牢落戏赠》诗:“国破兰香已半消,侯门谁复赠虔刀。”【词语赠虔刀】   汉语大词典:赠虔刀

  • 亡羊之叹

    追找亡羊而遇歧路,不知该向何方,因发出叹息。《列子.说符》:“杨子之邻人亡羊,既率其党,又请杨子之竖追之。杨子曰:‘嘻!亡一羊,何追者之众?’邻人曰:‘多歧路。’既反。曰:‘获羊乎?’曰:‘亡之矣。’

  • 融液贯通

    犹融会贯通。清 秦笃辉《平书.文艺下》:“殆于圣贤之义理,心领神会,融液贯通,然后参之经史子集,以发其光华,范之规矩准绳,以密其法律,而后乃称为文。”参见“融会贯通①”。见“融会贯通①”。清·秦笃辉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