徯帝情
《尚书.商书.仲虺之诰》:“攸徂之民,室家相庆,曰:‘徯予后,后来其苏。’”旧题汉.孔安国传:“汤所往之民皆喜曰:‘待我君来,其可苏息。’”
徯,等待。成汤征伐荒淫暴虐的无道之君夏桀,百姓都盼望成汤早日到来,解民于倒悬。后用为咏民众盼望明君解救之典。
唐.钱起《送蒋尚书居守东都》诗:“凤辇幸秦久,周人徯帝情。”
《尚书.商书.仲虺之诰》:“攸徂之民,室家相庆,曰:‘徯予后,后来其苏。’”旧题汉.孔安国传:“汤所往之民皆喜曰:‘待我君来,其可苏息。’”
徯,等待。成汤征伐荒淫暴虐的无道之君夏桀,百姓都盼望成汤早日到来,解民于倒悬。后用为咏民众盼望明君解救之典。
唐.钱起《送蒋尚书居守东都》诗:“凤辇幸秦久,周人徯帝情。”
源见“七札俱穿”。形容疾速快捷。宋黄庭坚《再和寄子瞻闻得湖州》:“春波下数舟,快若七札贯。”
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指对已故帝王的追怀与哀思。清徐枋《顾氏松风寝记》:“而事关故国,莫不动先王弓剑之思焉。”
同“千头木奴”。明汤显祖《岭外初归读王恒叔点苍山寄示五岳游欣然成韵》:“也学素封千树橘,还留中妇一眠蚕。”
唐.冯贽《云仙杂记》卷五引《白氏金锁》:“张祜苦吟,妻孥唤之不应,以责祜。祜曰:‘吾方口角生花,岂恤汝辈。’”原是唐诗人张祜形容自己苦吟之乐,后用以形容吟诗得意,优美动人。主谓 比喻吟诗得意,兴味正浓
汉.刘向《说苑.建本》:“晋平公问于师旷曰:‘吾年七十,欲学,恐已暮矣。’师旷曰:‘何不炳烛乎?’平公曰:‘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?’师旷曰:‘盲臣安敢戏其君乎?臣闻之,少而好学,如日出之阳;壮而好学,
源见“橘中戏”。指对弈输棋。清黄遵宪《续怀人诗》之五:“得诗便付铜弦唱,对局何曾玉袜输?”
同“湘妃”。《楚辞.九歌.湘君》“帝子降兮北渚”汉王逸注:“言尧二女娥皇、女英随舜不反,没于湘江之渚,因为湘夫人。”【词语湘夫人】 汉语大词典:湘夫人
原作摧枯折腐。形容对方或某种事物已很腐败,极易摧毁。王莽末,上谷太守耿况遣子耿弇为使投降更始政权。南下途中,适逢王郎诈称成帝子刘子舆,起兵邯郸。耿弇随从人员以为刘子舆为汉室正统,欲就近投之。耿弇反对说
同“七叶珥貂”。宋苏轼《次韵刘贡父春日赐幡胜》:“与君流落偶还朝,过眼纷纶七叶貂。”【词语七叶貂】 汉语大词典:七叶貂
本是古时祭祀用牲(指牛、羊、豕)的通称。色纯为“牺”,体全为“牲”。《周礼.地官.牧人》:“凡祭祀,共其牺牲。以授充人系之。”今用为舍弃、捐弃之义。如:牺牲生命,为国牺牲。【词语牺牲】 汉语大词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