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我醉欲眠

我醉欲眠

我醉了想睡觉,是一句率直的送客语。形容为人真诚坦率,不拘小节。陶潜(事迹见前“不求甚解”条)归隐之后,每日饮酒赋诗。每有朋友拜访,不分贵贱,只要家中有酒,必然以酒待客,陶潜总是开怀畅饮,如果先喝醉了,便告诉客人说:“我醉了想睡觉,你可以走了。”

【出典】:

宋书》卷93《陶潜传》2288页:“贵贱造之者,有酒辄设,潜若先醉,便语客:‘我醉欲眠,卿可去。’其真率如此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李白《山中与幽人对酌》诗:“两人对酌山花开,一杯一杯复一杯。我醉欲眠卿且去,明朝有意抱琴来。”


主谓 我醉了想要睡眠。指为人真诚坦率。《宋书·陶潜传》:“贵贱造之者,有酒辄设。潜若先醉,便语客:‘~,卿可去。其真率如此。”△用于描写人在酒后真诚坦率的神态。→身不由己


【典源】 南朝梁·萧统《陶渊明传》:“贵贱造之者,有酒辄设,渊明若先醉,便语客:‘我醉欲眠,卿可去。’其真率如此。” 《宋书 · 隐逸传》、《南史·隐逸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晋代陶潜字渊明 (一说名渊明,字元亮),隐居田园,性嗜酒。每逢有客来,不分贵贱,只要有酒,就要摆酒款待一番。如果陶潜本人先醉了,便对客人说:“我醉了要睡觉,你可以回去了。”性情就这么纯真坦率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直率放达,不拘俗礼; 也用以指酒醉。

【典形】 君且归休、君醉我且归、我眠君且归、我欲眠、我醉欲眠、吾自眠、醉眠陶令、醉欲眠、容我醉时眠、欲眠不遣客。

【示例】

〔君且归休〕 宋·苏轼《李行中秀才醉眠亭》之二:“君且归休我欲眠,人言此语出天然。”

〔君醉我且归〕 宋·苏轼《陶骥子骏佚老堂》之一:“君醉我且归,明朝许来否。”

〔我眠君且归〕 宋·辛弃疾《祝英台近·与客饮瓢泉》:“我眠君且归休,维摩方丈,待天女散花时问。”

〔我醉欲眠〕 唐·李白《山中与幽人对酌》:“我醉欲眠卿且去,明朝有意抱琴来。”

〔吾自眠〕 宋·陆游《酒熟》:“放翁达处过彭泽,客自在旁吾自眠。”

〔醉眠陶令〕 宋·辛弃疾《沁园春·城中诸公载酒入山》:“记醉眠陶令,终全至乐; 独醒屈子,未免沉菑。”

〔醉欲眠〕 宋·苏辙《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》之五:“客去知公醉欲眠,酒醒寒月堕江烟。”


【词语我醉欲眠】  成语:我醉欲眠汉语词典:我醉欲眠

猜你喜欢

  • 釜中之鱼

    源见“鱼游沸鼎”。比喻处于死亡边缘的人或事物。《元史.王荣祖传》:“彼小国负险自守,釜中之鱼,非久自死。”《古今小说.杨八老越国奇逢》:“杨八老和一群百姓们,都被倭奴擒了,好似瓮中之鳖,釜中之鱼。”偏

  • 倾盖如故

    汉.司马迁《史记.邹阳传》引狱中上书:“谚曰:‘有白头如新,倾盖如故。’何则?知与不知也。”谚语说有的人相识多年,到老仍似初交,有的人路上相遇,停车而语,却能一见如故。倾盖,指路上停车交谈,车盖接近。

  • 二十四考中书令

    《旧唐书.郭子仪传》:“校中书令考二十有四。权倾天下而朝不忌,功盖一代而主不疑。”后遂以借称郭子仪。宋叶梦得《避暑录话》卷下:“〔富郑公〕在青州二年,偶能全活得数万人,胜二十四考中书令远矣。”后用为称

  • 鲁灵光殿

    汉王延寿《鲁灵光殿赋》序:“鲁 灵光殿者,盖景帝 程姬之子恭王 馀之所立也……遭汉中微,盗贼奔突,自西京 未央、建章之殿皆见隳坏,而灵光岿然独存。”后因以“鲁灵光殿”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。明王思任《留

  • 爱而不见

    爱:“薆”的借字,隐藏。不见:即不现。 意谓隐蔽起来不露面。语出《诗.邶风.静女》:“静女其姝,俟我于城隅。爱而不见,搔首踟蹰。”唐.张说《送毛明府诗序》:“益赋金谷之诗,远送邯郸之陌。爱而不见,同

  • 阮孚屐

    源见“阮孚蜡屐”。美称木屐。清朱彝尊《同宋使君琬游云门山》诗:“便蜡阮孚屐,来登任公台。”

  • 含垢藏瑕

    同“纳污藏疾”。《世说新语.德行》“未尝见其喜愠之色”刘孝标注引《嵇康别传》:“康性含垢藏瑕,爱恶不争于怀,喜怒不寄于颜。”见“含垢匿瑕”。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未尝见其喜愠之色。”刘孝标注引《嵇康别

  • 均如鸤鸠

    源见“鸤鸠之仁”。喻仁德待下无所偏倚的人。唐元稹《授牛元翼成德军节度使制》:“而又忠孝谨廉,慈仁和惠,爱养士伍,均如鸤鸠,镇之三军,争在麾下。”

  • 一苇渡江

    参见:折芦而渡

  • 伐异党同

    谓联合观点或利益相同的人以攻击异己。清 袁绍升《〈南畇先生遗书〉后序》:“道之歧出不统久矣。宋之世,朱与陆分涂;明之世,王与罗异辙,为其徒者,各峻城堑,操戈戟,伐异党同,至今而未已。”田北湖《论文章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