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战战兢兢

战战兢兢

原意是小心谨慎,后则泛指提心吊胆,恐惧万分。也省作“战兢”。古时有首批评周幽王的诗,作诗的人对当时国势深为不安,认为当时形势如同人面临深渊和走在薄薄的冰层上一样,随时都有失足的危险,使人心惊胆颤。

【出典】:

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:“不敢暴虎,不敢冯河。人知其一,莫知其他。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又《小雅·小宛》:“惴惴小心,如临于谷;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和熹邓皇后纪》:“恭肃小心,动有法度,承事阴后,夙夜战兢。” 《三国志·魏书·赵王干传》:“叔父兹率先圣之典,以纂乃先帝之遗命,战战兢兢,靖恭厥位,称朕意焉。” 唐·张说《大唐封禅颂》:“盖三代之设王制也,武纬之,文经之,圣谟之,神化之;然犹战战兢兢,日慎一日。”


并列 战战,发抖的样子;兢兢,谨慎的样子。①形容恐惧、谨慎的样子。语出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廖辉英《红尘孽债》:“如果自己仍然一直在它的阴影下~地生活,那就太笨。”②因寒冷而发抖的样子。元·刘唐卿《降桑椹》1折:“有那等贫寒之家,身无遮体之衣,口无应饥之食,~,无颜落色,冻剥剥的袖手低头。”△多用于描写生怯发抖的样子。→战战栗栗 ↔镇定自若


【词语战战兢兢】  成语:战战兢兢汉语词典:战战兢兢

猜你喜欢

  • 纵死犹闻侠骨香

    即使死后剩下一堆白骨,也带着侠气而发出香味。 表示死得有价值。语出晋.张华《游侠曲》:“生从命子游,死闻侠骨香。”唐.王维《少年行》:“出身仕汉羽林郎,初随骠骑战渔阳。孰知不向边庭苦,纵死犹闻侠骨香

  • 荻字书

    源见“芦荻画灰”。谓用荻画灰教子学书。清顾炎武《表哀诗》:“荻字书犹记,斑衣舞尚寻。”

  • 金印如斗

    《世说新语.尤悔》:“王大将军起事(王敦叛晋作乱),丞相兄弟诣阙谢(丞相,指王导),周侯(周?)深忧。诸王始入,甚有忧色,丞相呼周侯曰:‘百口委卿。’周直过不应。既入,苦相存活(指在皇帝面前竭力保救王

  • 三冬学已精

    同“三冬足文史”。唐韦嗣立《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》:“六月飞将远,三冬学已精。”

  • 红友

    宋.罗大经《鹤林玉露.八》:“常州宜兴县黄土村,东坡(苏轼)南迁北归,尝与单秀才步田至其地。地主携酒来饷,曰:‘此红友也。’”古人以红白区分酒的质地:酒红则浊,为劣酒;酒白则清,为良酒。苏轼从被贬的南

  • 扣牛角

    同“叩牛角”。闽徐夤《依韵赠严司直》:“歌残白石扣牛角,赋换黄金爱马卿。”

  • 秉烛夜游

    《文选.〈古诗十九首〉之十五》:“生年不满百,常怀千岁忧。昼短苦夜长,何不秉烛游?为乐当及时,何能待来兹?愚者爱惜费,但为后世嗤。仙人王子乔,难可与等期。”后用为珍惜良辰美景,及时欢游行乐的典故。晋陆

  • 邻家笛

    同“邻笛”。唐杜甫《奉汉中王手札报韦侍御萧尊师亡》诗:“处处邻家笛,飘飘客子蓬。”【词语邻家笛】   汉语大词典:邻家笛

  • 三长二短

    见“三长两短”。卧龙生《玉剑香车》:“如果师父他老人家真有个~,唉! 那我真得抱恨终天了。”

  • 辉光日新

    辉光:也作“晖光”。指修养、造诣。指修养和造诣,天天都有长进。《易.大畜》:“刚健笃实,辉光日新。”主谓 指一个人在道德、学术、文艺等方面日有长进。语出《易经·大畜》:“刚健笃实,辉光日新。”唐·韩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