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披荆斩棘

披荆斩棘

披,劈开。荆棘,多刺的灌木丛,比喻路途险阻。披荆斩棘,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中扫除障碍,克服重重困难。冯异(事迹见前)历尽千难万险,从光武帝平定天下。建武初,受封阳夏侯,镇守关中,“威权至重,百姓归心”,人号“咸阳王”。冯异对此十分不安,要求解职还京师。后来冯异至洛阳朝见,光武帝对公卿说:“这是我起兵时的主簿,为我在创业过程中披荆斩棘,立下了大功。”而后,又赐他许多珍宝、衣服、钱帛。并在给他的诏书中称:“过去在饶阳无蒌亭战役中,天寒地冻,您给大家熬豆粥;滹沱河边风雨声中,你又为我们烤衣服;这样的厚意久未能报。”这些话,使得冯异非常感动。他又与光武帝共同商议灭蜀大计,此后,他即非常愉快地带着妻子回到关中旧任。

【出典】:

后汉书》卷17第649页《冯异传》:“六年春,异朝京师。引见,帝谓公卿曰:‘是我起兵时主簿也。为我披荆斩棘,定关中。’既罢,使中黄门赐以珍宝、衣服、钱帛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吕留良《晚村文集·六·贾谊论》:“文帝之时,及左右朝廷,决天下之大计者,皆与高祖披荆斩棘共起山泽者也。” 朱自清《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》:“这部正见出他是在开辟着一条新的道路;而那披荆斩棘,也正是一个斗士的工作。”


并列 披,劈开。①斩除荆棘。徐迟《生命之树常绿·大勐龙和小勐仑》:“没有砍刀,根本没有立足之地。于是他们挥舞大砍刀,~,劈藤砍树。”②比喻清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与困难。语本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异朝京师。引见,帝谓公卿曰:‘是我起兵时主簿也,为吾披荆棘,定关中。’”朱自清《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》:“这却正见出他是在开辟着一条新的道路;而那~,也正是一个斗士的工作。”△多用于比喻克服困难方面。 →一往无前 ↔畏首畏尾。也作“劈荆斩棘”、“斩荆披棘”。


【词语披荆斩棘】  成语:披荆斩棘汉语词典:披荆斩棘

猜你喜欢

  • 谢公扶病

    唐.房玄龄等《晋书.谢安传》:“安虽受朝寄,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,每形于言色。及镇新城,尽室而行,造泛海之装,欲须经略粗定,自江道还东。雅志未就,遂遇疾笃。”东晋时,朝廷虽寄谢安以大任,但他却始终未忘隐

  • 一馈十起

    同“一馈七起”。晋常璩《华阳国志.公孙述刘二牧志》:“古人一馈十起,辄沐挥洗,良有以也。”其他 馈,吃饭。形容事务繁忙。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:“当此之时,(禹)一馈而十起,一沐而三捉发,以劳天下之民。”

  • 雍门感慨

    同“雍门泣”。唐李绅《悲善才》诗:“惆怅追怀万事空,雍门感慨徒为尔!”

  • 双鲤

    古乐府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客从远方来,遗我双鲤鱼。呼儿烹鲤鱼,中有尺素书。”后因用“双鲤”、“双鱼”指书信。唐.刘禹锡《途中送崔司业使君挟持赴唐州》诗:“相思望淮水,双鲤不应稀。”宋.王安石《次韵酬吴

  • 石尉望尘

    源见“望尘而拜”。借指仰慕。石尉,指石崇。宋石孝友《玉楼春.冬日上江西漕鲁大卿》词:“愿倾石尉望尘心,来献鲁侯难老颂。”

  • 秋风邻笛

    源见“山阳笛”。表示痛悼亡友。唐刘长卿《哭张员外继》诗:“秋风邻笛发,寒食寝门悲。”

  • 珠离合浦

    源见“合浦珠还”。比喻暂时失去心爱的人或物。清李渔《意中缘.画遇》:“剑合延津终有日,珠离合浦不须忧。”

  • 得性

    《诗.小雅.鱼藻》“鱼在在藻”毛传:“鱼以依蒲藻为得其性。”后以“得性”谓合其情性。南朝 宋谢灵运《道路忆山中》诗:“得性非外求,自己为谁纂。”南朝 梁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“草木不夭,昆虫得性。

  • 花底遗鞭

    源见“章台坠鞭”。指留连于一见钟情之女子。宋晁端礼《雨中花》词:“惆怅江边侧帽,寻思花底遗鞭。不如沉醉,莫思身外,且斗拱前。”

  • 流汗浃背

    ㄌㄧㄡˊ ㄏㄢˋ ㄐㄧㄚ ㄅㄟˋ liú hàn jiā bèi 486 ① 形容出汗多,湿透了背上的衣服。宋无名氏《青琐后集》:“每延英奏对,虽严冬盛寒亦流汗浃背。”《警世通言.桂员外途穷忏悔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