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吴市隐”。用作县尉的美称。唐李端《送赵给事侄尉丹阳》诗:“遥知拜庆后,梅尉称仙才。”亦泛称地方官。唐孟郊《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》诗:“梅尉吟楚声,竹风为凄清。深虚冰在性,高洁云入情。”【词语梅尉】
夏天的火炉和冬天的扇子。比喻做不合时宜而不切益用的事。汉代王充《论衡.逢遇》:“作无益之能,纳无补之说,以夏进炉,以冬奏扇,为所不欲得之事,献所不欲闻之语,其不遇祸,幸矣!”并列 夏天的火炉,冬天的扇
同“隋堤柳”。唐罗邺《流水》诗:“隋家柳畔偏堪恨,东入长淮日又曛。”【词语隋家柳】 汉语大词典:隋家柳
《韩非子.二柄》:“故越王好勇,而民多轻死(轻生好义,勇不怕死);楚灵王好细腰,而国中多饿人。”《墨子.兼爱中》:“昔者,楚灵王好士细要(腰),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,胁息(吸气;屏气)然后带,扶墙然
《左传.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(吴公子季札)聘于郑,见子产,如旧相识。”春秋时,吴公子季札到郑国访问通好,因为都是贤者,初次见到郑子产,就如老友相识,一见倾心。后用为咏友情之典。唐.白居易《伤唐衢二首》其
不合潮流,与时俗习尚不相投合。《汉书.哀帝纪》:“皆违经背古,不合时宜。”亦作“不入时宜”。宋代费衮《梁溪漫志.侍儿对东坡语》:“东坡一日退朝食罢,扪腹徐行,顾谓侍儿曰:‘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?’一婢遽
源见“新亭对泣”。指感伤国难。明张煌言《追往》诗之三:“肝脑总应涂旧阙,须眉谁复叹新亭?”
《史记》卷一一七《司马相如传》:“故鄙颜曰:‘家累千金,坐不垂堂。’”唐.司马贞《史记索引》:“张揖云:‘畏檐瓦堕中人。’”古谚语有“家累千金,坐不垂堂”语,意思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不要坐在屋檐下,以防堕
《晋书.王浚传》:“太康元年正月,浚发自成都,率巴东监军、广武将军唐彬攻吴丹杨,克之,擒其丹杨监盛纪。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,并以铁锁横截之,又作铁锥长丈余,暗置江中,以逆距船。先是,羊祜获吴间谍,具知
见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”。李劼人《大波》:“他向老五端锦笑说:‘除非真正讲革命,讲排满的乱党分子,才可以说~,但这类人,全中国能有好多?’”【词语民不畏死】 成语:民不畏死汉语大词典:民不畏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