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收之桑榆

收之桑榆

源见“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。谓事犹未晚,尚可补救。唐白居易《论行营状》:“古人云:收之桑榆,事犹未晚。”鲁迅《〈华盖集〉后记》:“所以赶紧订正于此,庶几‘收之桑榆’云。”


见“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。唐·白居易《论行营状》:“古人云:‘~,事犹未晚。’”


【典源】《文选·潘岳 (西征赋)》注引《东观汉记》曰:“冯异,字公孙,拜为征西将军,与赤眉相距。上命诸将士屯渑池,为赤眉所乘; 反走上回谿阪。异复合兵追击,大破之殽底。玺书劳异曰:‘垂翅回谿,奋翼渑池,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’” 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亦载,文有不同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引《淮南子》 曰:“日西垂,景 (影) 在树端,谓之桑榆。”

【今译】 后汉冯异拜征西将军,与赤眉军作战。起初冯异败走回谿阪,后又重新集结军队,在崤底一带大破对方。光武帝下诏书慰劳冯异说:“你虽在回谿失利,但终于在渑池取胜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”东隅,指早晨; 桑榆,指日暮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开始时 (或在一方面) 失利受损,以后 (或在另一方面) 获胜成功; 也以“桑榆”借指人的晚年。

【典形】 补东隅、垂翅回谿、东隅有失、暮景桑榆、迫桑榆、桑榆、桑榆非晚、桑榆日月侵、桑榆晚、收桑榆、收拾桑榆、榆景、桑榆晓景、落景挂桑榆、东隅不可追、桑榆景、桑榆得、桑榆迫。

【示例】

〔补东隅〕 宋·陆游《书感》:“辛苦一生成底事,躬耕犹得补东隅。”

〔垂翅回谿〕 晋·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异奉辞以伐罪,初垂翅于回谿”

〔东隅有失〕 唐·刘禹锡《乐天重寄和晚达冬青》:“东隅有失谁能免?北叟之言岂便诬?”

〔暮景桑榆〕 元·汤式《一枝花·赠儒送任先生》:“暮景桑榆,杏林好春无数,橘泉甘乐有余。”

〔迫桑榆〕 南朝梁·江淹《谢仆射游览》:“曾是迫桑榆,岁暮从所秉。”

〔桑榆〕 三国·曹植《赠白马王彪》:“年在桑榆间,景响不能追。”

〔桑榆非晚〕 唐·王勃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》:“北海虽赊,扶摇可接;东隅已逝,桑榆非晚。”

〔桑榆日月侵〕 唐·韩愈《孟生诗》:“萍蓬风波急,桑榆日月侵。”

〔桑榆晚〕 唐·刘禹锡《酬乐天咏老见示》:“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。”

〔收拾桑榆〕 宋·范成大《画工李友直为余作》:“收拾桑榆身老矣,追随萍梗意茫然。”

〔榆景〕 唐·孟郊《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居》:“兰交早已谢,榆景徒相迫。”


【词语收之桑榆】  成语:收之桑榆汉语词典:收之桑榆

猜你喜欢

  • 蛇豕

    同“封豕长蛇”。《晋书.乐志上》:“蛇豕放命,皇斯平之。”唐李咸用《题陈正字林亭》诗:“家林蛇豕方群起,宫沼龟龙未有期。”【词语蛇豕】   汉语大词典:蛇豕

  • 顿开茅塞

    茅,茅草;塞,堵塞。茅塞,比喻思路闭塞或愚昧不懂事。顿开茅塞,形容突然获得新的认识。孟子对他的学生高子说,山坡上那些野兽走过的地方,如果人们都在上面走便成了路。只要隔些日子不走,茅草就会将它堵塞。现在

  • 伊威在室,蟏蛸在户

    伊威:也写作“蛜蝛”,生于阴暗潮湿处的小虫,今名地鳖虫。蟏蛸( ㄒㄧㄠ ㄕㄠ xiāo shāo ):一种长脚小蜘蛛。 室内尽是地鳖虫,门上结满蜘蛛网。 形容家园荒芜的景象。语出《诗.豳风.东山

  • 冰散瓦解

    参见:瓦解冰泮见“瓦解冰泮”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傅嘏传注》:“比及三年,左提右挈,虏必~。”【词语冰散瓦解】  成语:冰散瓦解汉语大词典:冰散瓦解

  • 使酒骂座

    源见“灌夫骂坐”。谓在酒宴上借酒使性,辱骂同席之人。《聊斋志异.酒狂》:“缪醉,使酒骂座,忤客。客怒,一座大哗。”并列 在酒席上借酒使性,辱骂同席的客人。语本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载:汉·灌夫好使酒

  • 问鸮

    《史记.贾生列传》:“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,有鸮飞入贾生舍,止于坐隅。……贾生……乃为赋以自广。”其词有:“请问于服兮:‘予去何之?吉乎告我,凶言其灾。淹数之度兮,语予其期。’”参见“鵩鸟赋”条。汉.

  • 簠簋不饰

    簠( ㄊㄨˇ tǔ 府)、簋( ㄍㄨㄟˋ guì 鬼):古食器,常用于祭祀。不饰:不整顿。旧时弹劾官吏贪污常用此语,是一种委婉的说法。《汉书.贾谊传》:“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,不谓不廉,曰‘

  • 衣囊

    同“囊衣”。《宋书.陆徽传》:“是以衣囊挥誉于西京,折辕延高于东帝。”【词语衣囊】   汉语大词典:衣囊

  • 作甘

    同“作霖雨”。宋范仲淹《稼穑为宝赋》:“或剖巨蚌以劳心,攻他山而竭力,在寒暑则非民之服,在饥馑则非民之食,徒闻贾祸之辱,莫见作甘之德。”【词语作甘】   汉语大词典:作甘

  • 倚市

    同“倚市门”。唐白居易《策林二.息游惰》:“劳逸既悬,利病相诱,则农夫之心,尽思释耒而倚市,织妇之手,皆欲投杼而刺文。”宋苏轼《次韵僧潜见赠》:“公侯欲识不可得,故知倚市无倾城。”【词语倚市】   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