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新亭对泣

新亭对泣

晋书.王导传》:“过江人士,每至暇日,相要出新亭饮宴。周?中坐而叹曰:‘风景不殊,举目有江河之异。’皆相视流涕。惟导愀然变色曰:‘当共戮力王室,克复神州,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!’众收泪而谢之。”后因以“新亭对泣”为哀叹故国沦亡、无力回天的典故。唐吴融《过渑池书事》诗:“莫道新亭人对泣,异乡殊代也沾衣。”宋刘辰翁《水调歌头》词:“旧日登楼长笑,此日新亭对泣。”


偏正 新亭,亭子名,在今南京市。东晋时一些南渡的士大夫,常在新亭饮宴,对当时偏安局面伤感而互相流泪。比喻忧时忧国,表示思念故国。语本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过江人士,每至暇日,相邀出新亭饮宴。周凯中坐而叹曰:‘风景不殊,举目有河山之异。’皆相视流涕。惟导愀然变色曰:‘当共戮力王室,克复神州,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!’”宋·陆游《追感往事》:“不望夷吾出江左,~亦无人。”△常用以形容怀念故国的悲愤心情。→楚囚对泣 楚囚相对


【典源】 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过江诸人,每至美日,辄相邀新亭,藉卉饮宴。周侯中坐而叹曰:‘风景不殊,正自有山河之异!’皆相视流泪。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:‘当共勠力王室,克复神州,何至作楚囚相对?’”《晋书·王导传》亦载, 中作“周��中坐而叹曰:‘风景不殊,举目有江河之异。’”

【今译】 西晋末年,中原战乱,晋室渡江南迁,在建康 (今南京) 建立东晋。当时大批官员、士人等也随之南渡而来。有些官员每至闲暇晴好之日,就在新亭 (在今南京市南) 聚会,在草地上饮宴。 有次周��在座中叹息道:“风光照旧,但举目一望,山河却变了!”大家相对流泪。只有丞相王导正言厉色地说:“我们正应当齐心合力扶佐王室,收复失地,何必像楚囚那样哭泣?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山河沦落,离乡背井的家国之痛。

【典形】 悲王导、楚囚相对、对泣楚囚、对泣新亭、风景不殊、举目江河、举目山河异、泣新亭、叹新亭、涕泪新亭、痛哭新亭、新亭对泣、新亭堕泪、新亭风景、新亭举目、新亭泪、收泣新亭、泪洒新亭、新亭流涕、新亭相泣、新亭哭、风景异山河、楚囚对泣、对泣效楚囚、不须向新亭、新亭楚囚泪、泪阁新亭、河山不异、回道新亭、风景非殊、新亭望、新亭恨、惨新亭、访新亭。

【示例】

〔悲王导〕 元·萨都拉《上赵凉园公》:“新亭不必悲王导,彭泽何曾改晋年。”

〔楚囚相对〕 清·秋瑾《感时》 之一:“楚囚相对无聊极,樽酒悲歌泪涕多。”

〔对泣楚囚〕清·黄景仁《风流子·送黍维归宜兴》:“算对泣楚囚,聚原无益,恋群小鸟,别又堪伤。”

〔对泣新亭〕 宋·陆游《水乡泛舟》:“悲歌易水轻燕侠,对泣新亭笑楚囚。”

〔风景不殊〕 元· 鲜于枢《念奴娇》:“风景不殊,溪山信美,处处堪行乐。”

〔举目江河〕 宋·陈亮《贺新郎·同刘元实》:“举目江河休感涕,念有君如此何愁虏。”

〔举目山河异〕 唐·李白《金陵新亭》:“举目山河异, 偏伤周��情。”

〔泣新亭〕 宋·陆游《夜泊水村》:“老子犹堪绝大漠,诸君何至泣新亭。”

〔叹新亭〕 明·张煌言《追往》:“肝脑总应涂旧阙,须眉谁复叹新亭。”

〔涕泪新亭〕 清·丘逢甲 《十用前韵》之二:“涕泪新亭果何益?有人江左薄夷吾。”

〔痛哭新亭〕 明·陈子龙《秋日杂感》之一:“振衣独上要离墓,痛哭新亭一举杯。”

〔新亭对泣〕 宋·陆游《追感往事》之五:“不望夷吾出江左,新亭对泣亦无人。”

〔新亭风景〕 宋·辛弃疾《水龙吟·为韩南涧尚书寿》:“长安父老,新亭风景,可怜依旧!”

〔新亭举目〕 唐·杜甫《十二月一日》:“新亭举目风景切,茂陵著书消渴长。”

〔新亭泪〕 宋·杜《酹江月·石头城》:“斜日荒烟,神州何在?欲堕新亭泪。”


【词语新亭对泣】  成语:新亭对泣汉语词典:新亭对泣

猜你喜欢

  • 不到长城非好汉

    长城:城名。西起甘肃省岷县,东至辽宁山海关,俗称万里长城。这里代指1935年抗日战争的前线,因当时日军已侵入我华北地区。 原是毛泽东主席鼓励红军北上抗日的豪言壮语。语出毛泽东《清平乐.六盘山》:“不

  • 揆宰

    同“揆门相”。宋李纲《乞罢尚书左仆射第一札子》:“伏念臣愚蠢无取,独守孤忠,遭遇陛下龙飞之初,特加识擢,起于江湖之滨,任以揆宰之职。”【词语揆宰】   汉语大词典:揆宰

  • 楚神

    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指巫山神女。亦借指情人或美女。唐李商隐《咏云》:“只应惟宋玉,知是楚神名。”前蜀牛峤《菩萨蛮》词:“画屏重叠巫阳翠,楚神尚有行云意。朝暮几般心,向他情漫深。”【词语楚神】   汉语大

  • 水叶沉红

    源见“红叶题诗”。形容宫人怨情。宋周密《扫花游.九日怀归》词:“心事曾细数,怕水叶沉红,梦云离去。情丝恨缕,倩回纹为织,那时愁句。”

  •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

    制作礼乐,出兵征伐,由诸侯来决定。 表示天子失势,大权旁落。 古代以此作为天下无道的象征。语出《论语.季氏》:“孔子曰:‘天下有道,礼乐征伐自天子出;天下无道,礼乐征伐自诸侯出。’”唐.刘知几《史

  • 袁宏憔悴

    《晋书.文苑传.袁宏》:“宏有逸才,文章绝美,曾为咏史诗,是其风情所寄。少孤寡,以运租自业。”东晋袁宏有才华,文章绝美。因家贫,只得以为人输送租税来维持生活。后遂用为才士失意之典。唐.温庭筠《寄岳州李

  • 食宿相兼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四十引汉应劭《风俗通.两袒》:“齐人有女,二人求之。东家子丑而富,西家子好而贫。父母疑不能决,问其女:‘定所欲适,难指斥言者,偏袒令我知之。’女便两袒,怪问其故。云:‘欲东家食,西家宿。

  • 吠非其主

    源见“桀犬吠尧”。谓各为其主。《旧唐书.李峤传》:“或请诛之。中书令张说曰:‘峤虽不辨逆顺,然亦为当时之谋,吠非其主,不可追讨其罪。’”述宾 跖的犬向尧吠叫,并非尧不好,就因为他不是自己的主人。比喻人

  • 东门黄犬

    源见“叹黄犬”。指为官遭祸,抽身悔迟。南朝 陈徐陵《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》:“东门黄犬,固以长悲;南阳白衣,何可复得!”宋朱熹《水调歌头》词:“请看东门黄犬,更听华亭清唳,千古恨难收。”其他 出城门,

  • 事畜

    见“仰事俯畜”条。【词语事畜】   汉语大词典:事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