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日薄西山

日薄西山

汉书.扬雄传上》:“临汨罗而自陨兮,恐日薄于西山。”后以“日薄西山”比喻人的衰老或事物的临近危亡。晋李密《陈情事表》:“但以刘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,人命危浅,朝不虑夕。”毛泽东《新民主主义论》:“其余部分,也已‘日薄西山’……快进博物馆了。”


主谓 薄,迫近。太阳就要落山了。比喻衰老的人临近死亡,或腐朽的事物行将灭亡。语本汉·扬雄《反离骚》:“临汨罗而自陨兮,恐日薄于西山”。明·瞿佑《剪灯新话·爱卿传》:“君须听取:怕~,易生愁阻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衰败,接近死亡。→日薄虞渊 日薄崦嵫 日落西山 ↔日升月恒 如日中天 如日方升 旭日东升 方兴未艾 蒸蒸日上。也作“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”、“西山日薄”、“西山日迫”。


解释薄:迫近。本义指太阳快要落山了。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。

出处汉书·扬雄传上》:“临汨罗而自陨兮,恐日薄于西山。”

扬雄是西汉伟大的文学家和方言学家,字子云,四川成都人。他的祖先本身居住在黄河和汾河之间,后来为了躲避战乱和仇敌,逐渐西移,最终定居在岷山南面的郫县。

扬雄从小就爱好学习,为人豪爽,但他口齿结巴,说话不流利,因此喜欢沉默深思。他不过分追求富贵,不担忧害怕贫贱,不假装清廉而博取名声。他有宏伟的抱负,博览圣贤典籍,爱好作辞写赋。在扬雄之前,四川有个文学家司马相如,扬雄非常佩服他的文采,经常模仿他的作品。后来,他又觉得屈原的文才超过了司马相如,每次读屈原的文章,没有不流眼泪的。他认为,有才有德的人,遇上好时代就能全面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,遇上不好的时代就应该委曲求全,有没有机会是人的命运,何必投水自杀呢!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,每每摘引《离骚》的文句而反用其义,从岷山投到江中去哀悼屈原,题为《反离骚》。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:“美玉的碎屑和秋天的菊花啊,吃它是为了延长生命。本不想死的人儿啊,来到汨罗而自杀;留恋这心爱的世界啊,害怕太阳迫近西山。解开绑在扶桑树上的马缰啊,放手让马儿驰骋。即使凤凰飞腾也赶不上啊,难道是风神和云神?”

反义旭日东升

例句

许多腐朽思想,有的已进了博物馆,有的日薄西山,也快进博物馆了。


【词语日薄西山】  成语:日薄西山汉语词典:日薄西山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仰

    同“高山仰止”。宋范仲淹《上张侍郎启》:“然而三辅之隩,适贺带安,庶邦之怀,未忘高仰。”【词语高仰】   汉语大词典:高仰

  • 海边鸥鸟

    源见“鸥鹭忘机”。喻纯朴而不猜忌者。宋陆游《闲中戏书》诗:“岂但渔樵与争席,海边鸥鸟亦相亲。”

  • 鳣堂

    源见“三鳣集”。借指讲堂。宋朱熹《奉和公济兄留周宾之句》:“鳣堂偶休闲,鸡黍聊从容。”【词语鳣堂】   汉语大词典:鳣堂

  • 倾柯卫足

    《左传.成公十七年》:“仲尼曰:‘鲍庄子之知不如葵,葵犹能卫其足。’”杜预注:“葵倾叶向日,以蔽其根。”孔子曾评论鲍庄子(牵,他被齐灵公砍断了脚)说:“鲍牵的见识还不如葵花,因为葵花尚且能用枝叶保护自

  • 张率能文

    张率字士简,吴郡吴(今江苏东南部)人。官终新安太守。少年能文,有诗名。所作《待诏赋》甚受梁高祖称赏,说他身兼司马相如和枚皋两家之长。所著《文衡》15卷,文集30(一说38)卷行于世。【出典】:《梁书》

  • 驭朽

    同“朽索驭马”。《陈书.世祖纪论》:“及国祸奄臻,入承宝祚,兢兢业业,其若驭朽。”【词语驭朽】   汉语大词典:驭朽

  • 平步青霄

    同“平地青云”。元 金仁杰《追韩信》一折:“有一日平步青霄,不信鸿鹄同燕雀。”见“平地青云”。元·金仁杰《追韩信》1折:“有一日~,不信鸿鹄同燕雀。”【词语平步青霄】  成语:平步青霄汉语大词典:平步

  • 伯鸾歌

    同“伯鸾吟”。金元好问《出都》诗:“汉宫曾动伯鸾歌,事去英雄可奈何!”

  • 相思木

    旧题南朝梁.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昔战国时,魏国苦秦之难。有民从征戌秦,久不返,其妻思之而卒。既葬,冢上生木,枝叶皆向夫所在而倾,因谓之相思木。”此与古代传说“相思树”的故事相类似。后因用为夫妇相爱生

  • 潘郎老

    源见“潘安白发”。形容愁生白发。宋 吕渭老《倾杯令.枫叶飘红》词:“秋风又送潘郎老……登高送远惆怅,白发至今未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