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春秋责备贤者

春秋责备贤者

春秋:古代史书名。责备:求其完备。 《春秋》对贤者的要求特别严格。 后多用以表示批评是出于对被批评者的爱重。语出《新唐书.太宗纪.赞》:“然《春秋》之法常责备于贤者,是以后世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,莫不叹息于斯焉。”宋.洪迈《容斋续笔》卷一:“《春秋》责备贤者,斯为可恨。”清.胡承谱《只麈谭》卷下:“汤伯纪《自儆》云:‘《春秋》责备贤者,造物计较好人,一点莫留余滓,十分成就全身。’”《镜花缘》一二回:“据小子愚见,《春秋》责备贤者,其罪似应全归卖肉之人。”鲁迅《华盖集续编.杂论管闲事.做学问.灰色等》:“他家翰笙还慨乎言之,大约是《春秋》责备贤者之意罢。”


主谓①《春秋》一书常常对贤者要求更为苛严。语本《新唐书·太宗纪赞》:“然《春秋》之法,常责备于贤者,是以后世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,莫不叹息于斯焉。”宋·洪迈《容斋续笔·颜鲁公》:“(颜鲁)公既知(卢)杞之恶己,因其方镇之间,欣然从之。不然则高举远引,挂冠东去,杞之所甚欲也。而乃眷眷京都,终不自为去就,以蹈危机。~,斯为可恨。”②批评是出于对被批评者的爱护。茅盾《谈歌颂光明》:“如果有一言一行与民主相反,那么,依照~之义,我们是不但不为隐,而且加倍严厉批判。”△多用于贤者方面。


【词语春秋责备贤者】  成语:春秋责备贤者汉语词典:春秋责备贤者

猜你喜欢

  • 赘世翁

    源见“赘翁”。自称无用于世,徒为世之累赘的谦词。清查慎行《哭承儿》诗之一:“明知赘世翁,必无久存理;所伤门祚薄,壮殒先暮齿。”【词语赘世翁】   汉语大词典:赘世翁

  • 田方简傲

    源见“贫贱骄人”。谓蔑视富贵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陈逵豪爽,田方简傲。”

  • 和凝衣钵

    宋.王辟之《渑水燕谈录.贡举》:“和鲁公凝,梁贞明三年(贞明,后梁末帝年号,三年为公元917年)薛廷珪下第十三人及第。后唐长兴四年(公元933年)知贡举,独爱范鲁公质程文(程文,科举考试用作示范的文章

  • 夜已央

    参见:夜如何

  • 欧冶剑

    汉 袁康《越绝书.外传记宝剑》载:相传春秋时铸剑名工欧冶子,曾为越王铸湛卢、纯钩、胜邪、鱼肠、巨阙五剑,又为楚王铸龙渊、太阿、工布三剑,皆为旷世宝剑。后因以“欧冶剑”为咏宝剑的典故。唐章孝标《思越州山

  • 归谷口

    源见“谷口子真”。泛指退隐。清钱谦益《高邮道中简顾所建》诗:“负耒我今归谷口,惊弓君莫问壶头。”

  • 干将与莫邪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四三引《吴越春秋》:“干将者,吴人,与欧冶同师俱作剑。前献剑一枚,阖闾得而宝之,以故使干将造剑二枚,一曰干将,二曰莫耶。”事又见《搜神记》卷十一,《列异传》亦载其事,情节稍异。莫邪为干

  • 段笏

    源见“击贼笏”。借指正气凛然。明无名氏《鸣凤记.夫妇死节》:“一言犯威,五刑殉裂;关脑比心,严颜嵇血;朱槛段笏,张齿颜舌。”【词语段笏】   汉语大词典:段笏

  • 心如金石

    《后汉书.王常传》:“王常字颜卿,颍川舞阳人也。初,与王凤、王匡起兵云社绿林中,后归光武帝,拜为左曹,封山桑侯。后帝(光武)于大会中指常谓群臣曰:‘此家率下江诸将辅翼汉室,心如金石,真忠臣也。’”后汉

  • 失马何忧

    源见“塞翁失马”。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意。宋高登《多丽》词:“循环事,亡羊须在,失马何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