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鲁恭驯雉”。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德政,使虫不犯境。南朝 梁沈约《八咏诗.被褐守山东》:“乳雉方可驯,流蝗庶可弭。”
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任诞》载:晋毕卓性狂逸,嗜酒,曾宣扬说:“一手持蟹螯,一手持酒杯,拍浮(浮游)酒池中,便足了一生。”后以“持螯把酒”形容纵情畅饮。元袁桷《九日书怀》诗:“拄笏看山真我事,持螯
同“舞衣斑”。清张问陶《怀亥白兄寿门弟》诗之二:“醉中舞莱彩,为我二人媚。”
唐.杜甫《同诸公登慈恩塔》诗:“君看随阳雁,各有稻梁谋。”雁称为“随阳之鸟”(见《书.禹贡》汉.韩安国传),秋由北而南,春由南而北,追逐温暖,觅食稻粱,以谋生息。后用以比喻为了功名利禄而趋炎附势、善自
《后汉书.赵岐传》李贤注引《三辅决录》:“英颇自矜高,与朱赐书云:‘上比崔杜不足,下方罗赵有余’。”下方即下比。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,是指虽然不如比自己强的,但却超过比自己差的,表示满足于现状的中游思想
源见“橘中戏”。指善弈的老者。清钱谦益《〈棋谱新局〉序》:“安知夫烂柯之老,橘中之叟,不揶揄窃笑耶?”吴梅《题天香石砚室棋谱》诗:“我欲去寻橘中叟,力学三年便国手。”亦指隐于弈者。清钱谦益《与族弟君鸿
同“九关虎豹”。清龚鼎孳《如农将返真州以诗见贻和答》:“九关豺虎今何在?一别河山事不同。”
比喻姻亲。清金和《烈女行,纪黄婉梨事》: “随汝到汝家,嫁汝缔茑萝。今有同船人,男妇数十多。 ” ●《诗·小雅·頍弁》: “岂伊异人, 兄弟匪他。茑与女萝,施于松柏。”頍弁(kui bian): 圆顶
同“纳隍之志”。唐陆贽《论淮西管内水损处请同诸道遣宣慰使状》:“傥宏善救之心,当轸纳隍之虑。”
旧题隋王度《古镜记》载:王度从师侯生处得到一面古镜,相传可以辟邪。后来,有一天,镜匣中突然发出悲鸣,犹如龙吟,开匣一看,宝镜已消失了。后因用作咏镜的典实。唐李群玉《古镜》诗:“恐为悲龙吟,飞去在俄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