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木人石心

木人石心

木头人,石头心,形容意志坚定,不受外物诱惑。有时也比喻人没有感情。夏统,字仲御,会稽永兴(今浙江绍兴一带)人,西晋隐士。幼时孤贫,以孝闻名,善辨论。宗族里人劝他出去做官,他非常气恼,从那之后不再和宗族里人相见。后来其母患病,他坐船去洛阳买药,面对都城的车水马龙却熟视无睹。太尉贾充看到了觉得很奇怪,便与之交谈,发现他很有才华,就请他出仕,夏统拒绝了。为了使夏统动心,贾充摆出威严的仪仗,奏起激昂的乐曲,伴着车子在街上横冲直撞,以显示官宦的气派。又使几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歌女围着他的船绕了三圈。夏统仍是象开始那样正襟危坐,好象什么也没听到。贾充等人无法,各自散去,并悻悻地说:“这个南蛮子真是木头人,石头心。”夏统回到会稽之后,竟然不知所终。

【出典】:

晋书》卷94《隐逸传·夏统》2430页:“充欲耀以文武卤簿,……遂命建朱旗,举幡校,分羽骑为队,军伍肃然。须臾,鼓吹乱作,胡葭长鸣,车乘纷错,纵横驰道,又使***之徒服袿褐,炫金翠,绕其船三匝(zā,同“匝”)。统危坐如故,若无所闻。充等各散曰:‘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。’统归会稽,竟不知所终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秦醇《谭意歌传》:“客抚掌大骂曰:‘张生乃木人石心也,使有情者见之,罪不容诛!’”


并列 人如木制,心像石头。比喻人意志坚定,不为外界诱惑所动。亦可形容人冷酷无情。据《晋书·隐逸传·贾统》载,贾充在洛水边见到贾统,想用荣华富贵来打动贾统的心,就出动仪仗、乐队和歌女,在夏的船边绕了三圈,“统危坐如故,若无所闻,充等各散曰:‘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。’”[例]无论大家怎么劝他,他竟然~,不肯回头。△贬义。多用于评价人品方面。→木石心肠 ↔热肠古道 满腔热忱 大慈大悲犹豫不决


【词语木人石心】  成语:木人石心汉语词典:木人石心

猜你喜欢

  • 舌尚在

    指张仪未显时,被疑为盗挨打,回家问妻子,只要“舌尚在”,就足有将来游说诸侯的机遇。后以此典比喻有才识的人不因身处逆境而壮志消沉。 张仪(?——前310年),战国时魏国(都安邑,今山西夏县西北)人。曾服

  • 掷地赋声

    同“掷地金声”。明郑若庸《玉玦记.赴试》:“腰印能如季士稀,恐掷地赋声难比。”见“掷地有声”。【词语掷地赋声】  成语:掷地赋声汉语大词典:掷地赋声

  • 刀头燕尾

    宋.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》(卷三):“赵光辅,华原人,工画佛道,兼精蕃马,笔锋劲利,名‘刀头燕尾’。太祖朝为图画院学生,许昌开元、龙兴两寺皆有画壁。”原是赞誉宋代画家赵光辅的画技,后用以比喻书画笔锋劲利

  • 千里井

    三国 魏曹植《代刘勋妻王氏见出为诗》:“人言去妇薄,去妇情更重。千里不唾井,况乃昔所奉。”丁晏注:“乃为常饮此井,虽舍而去之千里,知不复饮矣,然犹以尝饮乎此而不忍唾也。”后因以比喻念旧不忘。唐杜甫《风

  • 游响停云

    源见“响遏行云”。形容歌声嘹亮动听。游,飘扬。明汪廷讷《广陵月》四出:“人人侧耳,尽息喧嚣。真个是遗声振木,游响停云。”见“响遏行云”。明·汪廷讷《广陵月》4出:“人人侧耳,尽息喧嚣,真是个遗声振木,

  • 饥溺

    源见“己溺己饥”。比喻生活痛苦。多以表示关心人民疾苦。元杨载《次韵虞彦高游阳明洞》:”不妨山水乐吾乐,岂有饥溺忧民忧。”【词语饥溺】   汉语大词典:饥溺

  • 朱云剑

    源见“朱云折槛”。借指请诛奸佞的诤谏。元无名氏《满庭芳》曲:“功名路险,先寻个走智,休等人嫌。吕公绦已换了朱云剑。”

  • 白堕鹤觞

    北魏.杨衒之撰《洛阳伽蓝记.城西法云寺》:“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,季夏六月,时署赫羲(势盛,此指暑热正盛),以罂贮酒,暴于日中。经一旬,其酒不动,饮之香美而醉,经月不醒。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(四面有帷遮

  • 季伦锦障

    源见“石崇斗奢”。形容富丽华美,骄奢挥霍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季伦锦障,春申珠履。”【词语季伦锦障】  成语:季伦锦障汉语大词典:季伦锦障

  • 文姬归汉

    南朝宋.范晔《后汉书.董祀妻传》(卷一一四):“陈留董祀妻者,同郡蔡邕之女也。名琰,字文姬,博学有才辩,又妙于音律。适河东卫仲道,夫亡无子,归宁于家。兴平中天下丧乱,文姬为胡骑所获,没于南匈奴左贤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