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未明求衣

未明求衣

天不亮就穿衣起床,形容勤于政事。齐人邹阳在劝谏吴王刘濞(bì必)时上书说:当初汉文帝进入函谷关(在今河南灵宝东北),立为天子,因天下多事,就处处警惕小心,有所戒惧,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。每天,天还没有亮,就起身穿衣,处理政务。后因作帝王勤于朝政的典故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51《邹阳传》2341页:“始孝文皇帝据关入立,寒心销志,不明求衣。”臣瓒注曰:“文帝入关而立,以天下多难,故乃寒心战栗,未明而起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姚思廉《梁书·顾协传》:“伏惟陛下未明求衣,思贤若渴,爱发明诏,各举所知。” 唐·令狐德棻《周书·乐运传》:“天子未明求衣,日旰忘食,犹恐万机不理,天下拥滞。” 唐·徐夤《依御史温飞卿华清宫二十二韵》:“履朔求衣早,临阴解佩羞。”


其他 天不亮就穿衣起来。比喻勤于政事。《周书·乐运传》:“天子~ ,日旰忘食,犹恐万机不理,天下拥滞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勤于政事。→闻鸡起舞


【词语未明求衣】  成语:未明求衣汉语词典:未明求衣

猜你喜欢

  • 明刑不戮

    战国秦.商鞅《商君书.赏刑》:“故禁奸止过,莫若重刑。刑重而必得,则民不敢试,故国无刑民。国无刑民,故曰:明刑不戮。”刑罚重执行又坚决,百姓便不敢以身试法,所以说刑罚严明了就不需要杀戮。后因以“明刑不

  • 神州

    同“赤县神州”。清吴伟业《台城》诗:“形胜当年百战收,子孙容易失神州。”【词语神州】   汉语大词典:神州

  • 一石亦醉

    《史记.滑稽列传》:“威王大悦,置酒后宫,召(淳于)髡,赐之酒,问曰:‘先生能饮几何而醉?’对曰:‘臣饮一斗亦醉,一石亦醉。’”斗,指羹斗,古代酒器。石,十斗为一石。战国时,齐人淳于髡滑稽多辨,又性喜

  • 袁公地

    《南史.袁湛传》附《袁粲传》:袁粲子景倩。“加中书令,又领丹阳尹。粲负才尚气,爱好虚远,虽位任隆重,不以事物经怀。独步园林,诗酒自适,家居负郭,每杖策逍遥,当其得意,悠然忘反。郡南一家,颇有竹石,粲率

  • 故吏之金

    源见“四知金”。指贿金。北周庾信《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》:“太尉杨震,直推故吏之金;凉州张奂,高揖羌人之马。”

  • 乐箪瓢

    源见“箪瓢陋巷”。谓安贫乐道。宋陆游《东斋杂书》诗:“百年乐箪瓢,千载仰山斗。”

  • 梓里

    同“梓桑”。五代翁承赞《奉使封闽王归京洛》诗:“此去愿言归梓里,预凭魂梦展维桑。”【词语梓里】   汉语大词典:梓里

  • 诗亡然后春秋作

    春秋:古代史书名。相传为孔子所作。 原意是说古代圣王采诗以观民风。后来此事被废止,诗也就没有了。于是孔子作《春秋》,以寓善恶褒贬之义。语出《孟子.离娄下》:“王者之迹熄而《诗》亡,《诗》亡然后《春秋

  • 牝鸡

    源见“牝鸡司晨”。比喻专权的妇人。明谢肇淛《五杂俎.事部三》:“高宗三十年中,而十五改元,盖自总章、仪凤以后,政自牝鸡出矣。”《聊斋志异.马介甫》:“闻怒狮之吼,则双孔撩天;听牝鸡之鸣,则五体投地。”

  • 羽林

    源见“羽林骑”。皇家禁卫军——羽林军的省称。唐王建《羽林行》:“出来依旧属羽林,立在殿前射飞禽。”【词语羽林】   汉语大词典:羽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