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栾巴噀酒

栾巴噀酒

葛洪神仙传.栾巴》载:东汉成都人栾巴,精于道术,一次在朝廷大宴中,将皇帝赐的酒洒向西南,朝廷要治他不敬之罪,他说:“臣适见成都市上火,故臣漱酒为雨救之,非敢不敬。”探问之,果然。后用为救火之典。唐李瀚蒙求》:“栾巴噀酒,偃师舞木。”清袁枚《随园随笔.古书所载不同》:“世传栾巴噀酒水救火,而《后汉书.方术传》噀酒救火者樊英郭宪,横非栾巴也。”


【典源】 晋·葛洪 《神仙传·栾巴》:“(栾巴) 征为尚书郎,正旦大会,巴后到,有酒容,赐百官酒,又不饮而西南向噀 (xun) 之。有司奏巴不敬,诏问巴。巴曰:‘臣乡里以臣能治鬼护病,生为臣立庙。今旦有耆老,皆来臣庙中享,臣不能早饮之,是以有酒容。臣适见成都市上火,臣故漱酒为尔救之,非敢不敬,当请诏问,虚诏抵罪。’乃发驿书问成都,已奏言: 正旦食后失火,须臾,有大雨三阵,从东北来,火乃止,雨着人皆作酒气。”《后汉书·栾巴传》注亦引之。《后汉书·方术列传·樊英传》:“尝有暴风从西方起,英谓学者曰:‘成都市火甚盛。’因含水西向漱之,乃今记其日时。客后有从蜀都来,云‘是日大火,有黑云卒从东起,须臾大雨,火遂得灭。’于是天下称其术艺。”一般称引栾巴事。

【今译】 后汉时栾巴任尚书郎,元旦群官聚会,栾巴来迟,而且面带酒色,皇帝赐酒又不饮而向西南方喷出去。有纠察官员奏巴不敬之罪,皇帝责问,栾巴说:“臣家乡的人因为臣能驱鬼治病,为臣立庙,今天元旦故乡父老都来庙中祭祀,我不能喝早酒,因此面带酒色。刚才臣见成都市上失火,因而漱酒去扑救,并非不敬,陛下可以发诏去问。”于是发驿书问成都,不久成都来奏: 元旦食后失火,不一会,有大雨三阵,从东北来,将火扑灭,雨中带有酒气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饮酒或失火事。

【典形】 巴噀火、成都酒、成都救火、西南噀酒、噀酒、噀雨巴。

【示例】

〔巴噀火〕 唐·杜甫《秋日荆南述怀》:“九钻巴噀火,三蛰楚祠春。”

〔成都酒〕 明·汤显祖《壬申除夕邻火延尽余宅》:“正旦成都酒,糜家好妇车。”

〔成都救火〕 北周·庾信《正旦蒙赵王赍酒》:“成都已救火,蜀使何时回?”

〔西南噀酒〕 唐·岑参《醴泉东溪送程皓入蜀》:“西南如噀酒,遥向雨中看。”

〔噀酒〕北周·庾信《见游春人》:“那能学噀酒,无处似栾巴。”

〔噀雨巴〕 宋·苏轼《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》:“云蒸作雾楷,火灭噀雨巴。”


【词语栾巴噀酒】  成语:栾巴噀酒汉语词典:栾巴噀酒

猜你喜欢

  • 斩蛟刺虎

    源见“周处杀三蛟”。喻指勇于为民除害。宋苏轼《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》:“斩蛟刺虎老无力,带牛佩犊吏所呵。”

  • 桥牛

    传说中虞舜祖父的名字。《史记.五帝本纪》:“虞舜者,名曰重华,重华父曰瞽叟,瞽叟父曰桥牛。”

  • 龙睡

    源见“探骊得珠”。喻指动必伤人者昏睡不动的状态。《北齐书.陆法和传》:“〔陆法和〕谓将士曰:‘卿观彼龙睡不动,吾军之龙甚自踊跃,即攻之。’”【词语龙睡】   汉语大词典:龙睡

  • 负乘致寇

    《易.解》:“六三,负且乘,致寇至,贞吝。《象》曰:‘负且乘,亦可丑也,自我致戎,又谁咎也?’”孔颖达疏:“乘者,君子之器也。负者,小人之事也。施之于人,即在车骑之上而负于物也,故寇盗知其非己所有,于

  • 六出奇计

    指陈平曾经六出奇计,辅佐刘邦建立和巩固西汉王朝。后以此典称为出奇制胜的谋略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陈平有六次献出妙计,每次都增加了封邑,一共增封了六次。他的妙计有的很保密,世上的人没有谁知道这些内容的。此典

  • 开阁待宾

    源见“东阁招贤”。指大臣礼贤爱士。唐刘禹锡《答裴令公雪中讶白二十二与诸公不相访之什》诗:“玉树琼楼满眼新,的知开阁待诸宾。”

  • 起死回生

    指扁鹊看病能把垂危病人医治复活。后以此典比喻医术高明,药到病除;或比喻能挽回败局的高超本领。扁鹊,姓秦,名越人,渤海郡鄚(mào帽,今河北任丘北)人。学医于长桑君。扁鹊精于各种医学,反对当时以巫术治病

  • 祸水灭火

    旧题汉.伶玄《飞燕外传》:“汉赵飞燕有妹合德,美容貌,成帝(西汉成帝刘骜)召入宫,有宣帝(西汉宣帝刘询)时披香博士(官名)淖方成,在帝后唾曰:‘此祸水也,灭火(据五行家说,汉以火德而王,灭火即指灭汉)

  • 锦袍

    同“锦袍仙”。宋王奕《贺新郎》词:“采石书生勋业在,吊锦袍、公子魂何处。”又《八声甘州》词:“安得锦袍西下,明月堕江滨。”【词语锦袍】   汉语大词典:锦袍

  • 悬刺

    同“悬梁刺股”。唐顾云《上池州庾员外启》:“批经阅史,无怠于光阴;雪牖营窗,每加于悬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