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毛发倒竖

毛发倒竖

愤怒或惊惧、寒栗的样子。《三国演义》二○回:“腾读毕,毛发倒竖,咬齿嚼唇,满口流血。”《红楼梦》七五回:“看那月色时,也淡淡的,不似先前明朗,众人都觉毛发倒竖。”


主谓 倒竖,尾端朝上直立。汗毛、头发都竖起来。形容极度紧张、害怕,或极度愤怒。《水浒传》42回:“宋江到大殿上,不觉肌肤战栗,~。”△多用于形容人的心理、生理状态方面。→毛骨悚然 怒发冲冠 毛森骨立 发指眦裂 ↔心平气和平心静气 面不改色。也作“毛发皆竖”、“毛发尽竖”、“毛发为竖”、“毛发森竖”、“毛发植立”。


【词语毛发倒竖】  成语:毛发倒竖汉语词典:毛发倒竖

猜你喜欢

  • 言为心声

    汉扬雄《法言.问神》:“故言,心声也;书,心画也。声画形,君子小人见矣。”后以“言为心声”谓言语是表示心意的声音。清龚自珍《别辛丈人文》:“我思孔烦,言为心声。”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.文学救国法》:“

  • 揽须

    同“揽桓须”。宋苏轼《次韵答邦直子由》之二:“潇洒使君殊不俗,樽前容我揽须不?”宋陆游《舍东追凉》诗:“所恨朋侪尽,无人为揽须。”

  • 荆识

    源见“识荆”。表示与人相识的敬辞。明沈鲸《双珠记.风鉴通神》:“三位俱大贵人也,素未荆识,此来必有见谕。”【词语荆识】   汉语大词典:荆识

  • 恩勤

    《诗.豳风.鸱鸮》:“恩斯勤斯,鬻子之闵斯。”郑玄笺:“《鸱鸮》之意殷勤于此,稚子当哀闵之。”后以“恩勤”指父母尊长抚育晚辈的慈爱和辛劳。宋范成大《外舅挽词》:“笑语犹寻梦,恩勤已隔生。”明归有光《招

  • 桮棬才

    《孟子.告子上》:“孟子曰:‘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(注:音bēi,quān,将枝条编成杯盘之形状,然后再以漆加工的工艺)乎?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。……’”告子认为,世间的仁义道德,是矫揉造作违

  • 刘弘一纸书

    《晋书.刘弘传》载:晋惠帝宰相刘弘,勤于政事,凡兴废之事,皆亲自过问,并详细地写出意见,指示下级妥善处理,“所以人皆感悦,争赴之。咸曰:‘得刘公一纸书,贤于十部从事。’”后以“刘弘一纸书”尊称他人来函

  • 稽古致身

    《后汉书.桓荣传》:“二十八年,大会百官,诏问谁可傅太子者……即拜佚为太子太傅,而以荣为少傅,赐以辎车、乘马。荣大会诸生,陈其车马、印绶,曰:‘今日所蒙,稽古之力也,可不勉哉!’”稽古,谓考察古事。后

  • 白驹

    《诗经.小雅.白驹》:“皎皎白驹,食我场藿。絷之维之,以永今夕。所谓伊人,于焉嘉客。”“皎皎白驹,在彼空谷。生刍一束,其人如玉。毋金玉尔音,而有遐心。”此处所引者是《白驹》诗二、四两章。《白驹》是留客

  • 摅怀旧之蓄念,发思古之幽情

    摅( ㄕㄨ shū ):抒发,表达。蓄念:蕴蓄的思念。幽情:深邃的感情。 抒发思念古人、缅怀往事的深远感情。语出汉.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愿宾摅怀旧之蓄念,发思古之幽情,博我以皇道,弘我以汉京。”鲁迅

  • 唯阿

    《老子》:“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。”唯、阿皆应诺声。后因以“唯阿”喻差别极小。《宋书.蔡兴宗传》:“率卫相去,唯阿之间。”唐刘禹锡《送鸿举师游江西诗引》:“视予之仕,昔与今乃唯阿之差耳。”【词语唯阿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