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河间礼乐

河间礼乐

汉书》卷五十三《景十三王传.河间献王传》:“从民得善书,必为好写与之,留其真,加金帛赐以招之。繇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,或有先祖旧书,多奉以奏献王者,故得书多……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,《周官》、《尚书》、《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孟子》、《老子》之属,皆经传说记,七十子之徒所论。其学举立艺,立《毛氏诗》、《左氏春秋》博士。修礼乐,被服儒术,造次必于儒者。山东诸儒多从而游。武帝时,献王来朝,献雅乐。”

汉景帝之子为河间献王,爱从民间搜集古代典籍,立博士,修礼乐。后以“河间礼乐”用作修学好古之典。

唐.杜甫《别李义》:“子建文笔壮,河间经术存。”杜甫《奉汉中王手札》“枚乘文章老,河间礼乐存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匕鬯不惊

    源见“匕鬯”。形容纪律严明,无所惊扰。唐杨炯《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》:“出身事主,元良永固于万邦;束发登朝,匕鬯不惊于百里。”主谓 匕鬯,指祭祀。匕,古时用来取食的一种勺子,即羹匙之类的器具;鬯,古

  • 切玉剑

    《列子.汤问》:“周穆王大征西戎,西戎献锟铻之剑,火浣之布。其剑长尺有咫,炼钢赤刃,用之切玉如切泥焉。”晋.张华《博物志》卷二《异产》:“《周书》曰:西域献火浣布,昆吾氏献切玉刀。火浣布污则烧之则洁,

  • 而立岁

    《论语.为政》:“子曰:‘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。’”后因称三十岁为“而立岁”。宋严有翼《艺苑雌黄》:“顷有人年七十余,置一侍婢,年三十。东坡戏之曰:‘侍者方当而立岁,先生已是古稀年。’”

  • 终日不倦

    整天不厌倦。《孔子家语.致思》:“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,其唯学焉。”【词语终日不倦】  成语:终日不倦

  • 方外司马

    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简傲》:“〔桓温〕引奕(谢奕)为司马。奕既上,犹推布衣交。在温坐,岸帻啸咏,无异常日。宣武每曰:‘我方外司马。’”后因以称居高官而不拘礼俗的人。《北史.王晞传》:“〔王晞〕性

  • 何郎

    源见“傅粉何郎”。称年轻俊美的男子。唐许浑《夏日戏题郭别驾东堂》诗:“犹恐何郎热,冰生白玉盘。”明叶宪祖《丹桂钿合》七折:“何郎俊才调凌云,谢女艳容华濯露。”亦借作驸马的美称。唐刘禹锡《题于家公主旧宅

  • 玩愒

    《左传.昭公元年》:“赵孟将死矣。主民,玩岁而愒日,其与几何?”后因以“玩愒”为形容苟安岁月、旷废时日之典。宋叶適《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》:“凡八年,徙屋苕 霅,玩愒水石,诵读悠然。”清冯桂芬《孝

  • 辕下驹

    辕:大车前木柄车辕,压在车轴上,支架车箱。 驹(jū居):小幼马。 此典指汉武帝斥责群臣不敢分辨是非曲直,畏缩得好像大车辕下小幼马一样。后以此典比喻畏缩不前,无所作为。汉武帝(前156年一前87年),

  • 居,吾语汝

    居:坐。语( ㄩˋ yù ):告诉。 坐下来,我告诉你。 古代一般对话之语。语出《论语.阳货》:“子曰:‘由也,女(汝)闻六言六蔽矣乎?’对曰:‘未也。’‘居,吾语女(汝)。’”《列子.黄帝》:

  • 吹箫伴凤台

    源见“乘鸾”。喻结为美好姻缘。唐于季子《早春洛阳答杜审言》诗:“若非载笔登麟阁,定是吹箫伴凤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