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焚书坑儒”。《汉书.地理志下》:“昭王曾孙政(即秦始皇)并六国,称皇帝,负力怙威,燔书坑儒,自任私智。”见“焚书坑儒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昭王曾孙政并六国,称皇帝,负力怙威,~,自任私智。”【
同“子敬琴亡”。唐张九龄《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》之二:“相如只谢病,子敬忽云亡。”
《论语.公冶长》:“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,吾亦欲无加诸人。”何晏集解引马融曰:“加,陵也。”后因以“加人”谓凌轹他人。唐韩愈《祭河南张员外文》:“余戆而狂,年未三纪,乘气加人,无挟自恃。”【词语加人】
源见“封鲊”。泛指公物。清赵翼《观家人腌菜戏成四十韵》:“侯鲭羞挟瑟,官鲊陋邮筒。”【词语官鲊】 汉语大词典:官鲊
源见“绛帐”。指马融讲授的儒家经书。泛指老师传授的经典。清赵执信《夜抵常熟宿揽秀东轩》诗:“马公礼乐空相付,陆氏田园已尽荒。”
源见“孙寿愁眉”。指女子故意作齿痛状的笑容。形容媚态。清 二石生《十洲春语》:“折腰步,龋齿笑,梁家之孙寿也,年已逾笄,而逼睇清光,泛肤浮艳,犹姣好如少时。”【词语龋齿笑】 汉语大词典:龋齿笑
源见“驷之过隙”。比喻易逝的光阴。清 张兴镛《玉漏迟.与姚芳溆夜话》词:“为慨隙驷消磨,算十载青衫,有谁怜汝?”【词语隙驷】 汉语大词典:隙驷
源见“哭秦庭”。指为除国难,满怀忠愤,向别方求援。明梁辰鱼《浣纱记.谈义》:“你当初入楚之时,又还记得夷其宗庙,残其丘垅,昭王出奔,包胥哭秦之事乎?”
见“亭亭玉立”。黎静《彭大将军》:“湖上渔舟荡桨,天鹅浮游,湖边是出污泥而不染、~的荷花。”
犹“粉身碎骨”。糜:碎。战国燕.麴武《报燕太子书》:“今太子欲灭悁悁之耻,除久久之恨,此实臣所当糜躯碎首而不避也。”见“粉身碎骨”。战国·麹武《报燕太子书》:“今太子欲灭悁悁之耻,除久久之恨,此实臣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