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清圣浊贤

清圣浊贤

源见“中圣人”。称清酒和浊酒。宋陆游《溯溪》诗:“闲携清圣浊贤酒,重试朝南莫北风。”


并列 酒的别称。语本《三国志·魏书·徐邈传》:“平日醉客谓清者为圣人,浊者为贤人。”宋·陆游《诉溪》:“闲携~酒,重试朝南莫北风。”△描写酒。


【典源】 《三国志·魏书·徐邈传》:“魏国初建,为尚书郎。时科禁酒,而邈私饮至于沉醉。校事赵达问以曹事,邈曰:‘中圣人。’达白之太祖,太祖甚怒。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:‘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,浊者为贤人,邈性修慎,偶醉言耳。’竟坐得免刑。”

【今译】 二国魏时徐邈 (字景山) 为尚书郎,当时曹操下令禁酒,而徐邈偷饮致于大醉。校事徐达向他询问官事,他醉醺醺地说:“我中圣人。”徐达报告了曹操,曹操大怒,别人为之解释说:“平日这些酒客把清酒叫做圣人,浊酒叫做贤人,徐邈还是挺谨慎的,这是偶然说醉话。”曹操赦免了他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嗜酒,醉酒; 或用以借指酒。

【典形】 酒号贤人、酒圣、乐圣、美酒参圣、清圣、清圣浊贤、若圣、圣贤酒、圣贤中、贤人、贤人酒、贤圣、贤圣物、徐邈圣、中圣、中圣人、中圣中贤、徐邈酒仓、酒圣贤、杯中神圣物、酒无贤圣、瓮贮贤人、问贤圣、中贤圣、不到圣处、觅圣人、景山沉迷、辨圣贤。

【示例】

〔酒号贤人〕 宋·陆游《初寒老身颇健戏书》之二:“酒号贤人真古语,疾号竖子岂吾忧。”

〔酒圣〕 唐·白居易 《江南谪居十韵》:“忧方知酒圣,贫始觉钱神。”

〔乐圣〕 宋·钱惟演《与客启明》:“干时不为侏儒米,乐圣犹衔叔夜杯。”

〔美酒参圣〕 北周·庾信《谨赠司寇淮南公》:“美酒还参圣,雕文本入微。”

〔清圣〕 宋·陆游《初秋小疾效俳谐体》:“遣闷凭清圣,忘情付黑甜。”

〔清圣浊贤〕 宋·黄庭坚《答明略并寄无咎》:“可以忘忧唯有酒,清圣浊贤皆可门。”

〔若圣〕 唐·杨炯《群官寻杨隐居诗序》:“浮杯若圣,已蔑松乔; 清论凝神,坐惊河汉。”

〔圣贤酒〕 宋·陆游《初夏出游》之三:“长歌聊对圣贤酒,羸病极知朝暮人。”

〔圣贤中〕 宋·辛弃疾《玉楼春·隐湖戏作》:“日高犹若圣贤中,门外谁酣蛮触战。”

〔贤人酒〕 宋·王安石《春日》:“室有贤人酒,门无长者车。”

〔贤圣〕 唐·李白 《月下独酌》 之二:“贤圣既已饮,何必求神仙?”

〔贤圣物〕 唐·白居易 《咏家醖十韵》:“应是世间贤圣物,与君还往拟终身。”

〔徐邈圣〕 宋·苏轼《赠孙莘老》之六:“时复中之徐邈圣,无多酌我次公狂。”

〔中圣〕 唐·李白 《赠孟浩然》:“醉月频中圣,迷花不事君。”

〔中圣人〕 唐·李商隐《戏赠枢言草客》:“君言中圣人,坐卧莫我违。”

〔中圣中贤〕 宋·张孝祥《朝中措·次聪父韵》:“春撩狂兴,香迷痛饮,中圣中贤。”


【词语清圣浊贤】  成语:清圣浊贤汉语词典:清圣浊贤

猜你喜欢

  • 收毛

    源见“毛遂自荐”。谓接纳有才学的人。唐孟郊《斗鸡联句》诗:“选俊感收毛,受恩愧始隗。”

  • 仙人梅

    同“仙梅”。清黄景仁《游吴四明山放歌》:“寻真惝恍得灵蠋,此处曾隐仙人梅。”

  • 忠泉暗漏

    同“忠泉出井”。北周庾信《周太子少保步陆逞神道碑》:“宫帷定策,殿柱书名;忠泉暗漏,孝笋寒生。”

  • 陆通歌凤

    源见“接舆歌凤”。指隐者劝戒贤士避世隐居。唐元稹《放言》诗之四:“宁戚饭牛图底事?陆通歌凤也无端。”【典源】《论语·微子》:“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,曰:‘凤兮凤兮,何德之衰。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。已而

  • 吉凶悔吝生乎动

    悔吝:灾祸。 意谓人事之中,吉凶悔吝的产生是动作营为的结果。 后常用于戒人不要轻举妄动。语出《易.系辞下》:“吉凶悔吝者,生乎动者也。”王弼注:“有变动而后有吉凶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三八回:“然则毁

  • 投匮

    同“投匦”。《宋史.瀛国公纪》:“命诸制司各举才堪将帅者十人,不限偏裨士卒,如不隶军中者,许投匮自荐。”【词语投匮】   汉语大词典:投匮

  • 歇马杯

    于道旁卖酒供行人下马休息,称“歇马杯”。五代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:“长安自昭应县至都门,官道左右,村店之门,当大路市酒,量钱数多少饮之。亦有施者,与行人解乏,故路人号为‘歇马杯’。”【词语歇马杯】 

  • 胶序

    源见“胶庠”。又《礼记.王制》:“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,养庶老于西序。”郑玄注:“皆学名也。”因以“胶序”为学校的通称。南朝 齐王融《为竟陵王与隐士刘虬书》:“胶序肇修,经法敷广。”明袁宏道《寿存斋张公

  • 阮孚蜡屐

    《晋书.阮孚传》载:晋阮孚性好屐。有人去看他,他正在用蜡涂屐,并且叹息说:“未知一生当著几两屐!”后以“阮孚蜡屐”为纵情所好、自得其乐的典故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阮孚蜡屐,祖约好财。”【典源】 晋·裴启

  • 烧灯

    《旧唐书.玄宗纪下》:“〔开元二十八年春正月〕壬寅,以望日御勤政楼宴群臣,连夜烧灯。”又宋蔡絛《铁围山丛谈》卷一:“国朝上元节烧灯盛于前代,为彩山峻极而对峙于端门。”后因以“烧灯”指元宵节放灯。宋朱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