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灵寿杖

灵寿杖

灵寿:树名,又名椐,可制杖。灵寿树外观似竹,有枝节,长八九尺,外围三四寸,制杖不用削治,自然符合要求。西汉末年,太师孔光因王莽专权而坚持称病辞位。太后下诏说:“……命太师不必每天上朝,十天赐给一次御餐,赐给灵寿杖。”这是受到皇家敬重的老臣所得到的最高赏赐。后以此典咏德高望重的老臣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81《孔光传》3363页:“(孔)光愈恐,固称疾辞位。太后诏曰:‘……其令太师毋朝,十日一赐餐。赐太师灵寿杖。’”孟康注曰:“扶老杖也。”服虔注曰:“灵寿,木名。”颜师古注曰:“木似竹,有枝节,长不过八九尺,围三四寸,自然有合杖制,不须削治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左思《蜀都赋》::“灵寿桃枝。”刘逵注曰:“灵寿,木名,出涪陵县。桃枝,竹属也,出垫江县。二者可以为杖。” 宋·刘克庄《念奴娇·二和》:“腰脚顽麻,赐他灵寿杖,也难扶起。” 宋·刘克庄《转调二郎神·再和》:“笑杀太师光,赐灵寿杖,有诏扶他入省。” 宋·刘克庄《朝中措·元质侍郎生日》:“虽老不扶灵寿,有时更上蒲轮。”


【词语灵寿杖】   汉语词典:灵寿杖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十丝

    同“五十弦瑟”。唐李商隐《和郑愚赠汝阳王孙家筝妓二十韵》:“因令五十丝,中道分宫徵。”

  • 泣垂钓

    同“泣前鱼”。南朝 梁何逊《春夕早泊和刘咨议》诗:“娈童泣垂钓,妖姬哭荡舟。”

  • 存留谏笏

    源见“魏公笏”。表示先辈政绩卓著和家世荣显。宋刘克庄《沁园春.四和》词:“抖擞空囊,存留谏笏,犹带虚皇案畔香。”

  • 秀才人情纸半张

    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〔斗鹌鹑〕“……量着穷秀才人情只是纸半张,又没甚七青八黄(此处“七青八黄”当以金的品类而指金),尽着你说短论长,一任待掂斤抪两。”旧时秀才生活清寒身价低微,因此做不得贵

  • 羊舌下泣

    《文选》卷五十五梁.刘孝标(峻)《广绝交论》唐.李善注引《春秋外传》曰:“叔向(春秋晋人羊舌肸,字叔向,晋国大夫)见司马侯之子,抚而泣之曰:‘自此父之死也,吾蔑与比事君也。昔者,此其父始之,我终之;我

  • 林回弃璧

    《庄子.山木》:子桑雽(hù)对孔子说:“子独不闻假(国名)人之亡(逃亡)与?林回(人名)弃千金之璧,负赤子而趋(快走)。或曰:‘为其布(钱)与?赤子之布寡矣;为其累(拖累)与?赤子之累多矣。弃千金之

  • 周王惑褒姒

    源见“褒女惑周”。指周幽王惑于女色、乱政亡国之事。唐李华《咏史》诗之十一:“周王惑褒姒,城阙成陂陁。”

  • 毫厘千里

    又作“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”。毫、厘:十丝为一毫,十毫为一厘,微小长度和重量单位。常用以指若有微小差误,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。季振宜,字诜(shēn身)兮,号沧苇,汉族,泰兴(今江苏泰兴县)人。顺治四年(

  • 无二价

    同“不二价”。唐高適《赠别褚山人》诗:“洛阳无二价,犹是慕风声。”【词语无二价】   汉语大词典:无二价

  • 摇手触禁

    喻法令烦琐苛刻,动辄得咎。《汉书.食货志》:“民摇手触禁,不得耕桑,徭役繁剧,而枯旱蝗虫相因。”并列 触,犯;禁,法令。摇一下手便犯法。形容法令苛严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民~,不得耕桑,繇役烦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