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玉树后庭花

玉树后庭花

曲调名称,也作“后庭花”、“歌玉树”、“南朝旧曲”等,南朝陈后主及其幸臣所制。陈后主(553-604年)即陈叔宝,字元秀,小字黄奴,吴兴长城(浙江长兴)人。南朝皇帝。在位时大建宫室,生活奢侈,日与妃嫔、文臣游宴,制作艳词,互相赠答,选择其中最佳者谱曲,让宫女们习唱,分部交迭,以此为乐。被谱曲的艳词有《玉树后庭花》、《临春乐》等。歌曲内容大都是赞美张贵妃、孔贵嫔姿色。后世多指为亡国之音。因曲调悲怨,有时也比喻哀婉的乐曲。隋兵南下时,后主恃长江天险,不以为意。祯明三年(589年),隋兵入建康(今江苏南京),被俘,后病死洛阳,追封长城县公。

【出典】:

陈书》卷7《皇后·张贵妃传后·史臣论》132页:“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,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(xiá侠,亲近而态度不庄重)客共赋新诗,互相赠答,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词,被以新声,选宫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数,令习而哥(“歌”字古文)之,分部迭进,持以相乐。其曲有《玉树后庭花》、《临春乐》等,大指所归,皆美张贵妃、孔贵嫔之容色也。其略曰:‘璧月夜夜满,琼树朝朝新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李白《金陵歌送别范宣》:“天子龙沉景阳井,谁歌玉树后庭花。” 唐·刘禹锡《金陵怀古》:“万户千门成野草,只缘一曲后庭花。” 唐·杜牧《泊秦淮》:“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。” 宋·欧阳修《赠歌者》:“可怜玉树庭花后,又向江都月下闻。” 宋·王安石《桂枝香·金陵怀古》:“至今商女,时时犹唱,后庭遗曲。” 元·萨部拉《凤凰台同御史大夫董公赋》:“六朝歌舞繁华歌,商女犹能唱后庭。” 元·杨果《越调·小桃红》:“伤心莫唱,南朝旧曲,司马泪痕多。” 元·兰楚芳《套曲、中吕、粉蝶儿、耍孩儿》:“我觑他们那张丽华潘妃面,虽不得朝朝玉树,也能够步步金莲。” 清·孙致弥《咏史次王玠右先生韵》:“但听临春歌玉树,不闻清庙奏朱弦。”


【典源】《陈书·皇后传论》:“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,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,互相赠答,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词,被以新声,选宫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数,令习而哥 (歌)之,分部迭进,持以相乐。其曲有《玉树后庭花》、《临春乐》等,大指所归,皆美张贵妃、孔贵嫔之容色也。其略曰:‘璧月夜夜满,琼树朝朝新。’”

【今译】 南朝陈后主每在后宫狎游宴饮,则使嫔妃、文士等同作艳诗,相互赠答,选择其中最佳者谱曲,并让宫女们习唱,分部交迭,以此为乐。被谱曲的艳词有《玉树后庭花》、《临春乐》等,大都是赞美张贵妃、孔贵嫔姿色的。例如“璧月夜夜满,琼树朝朝新”等句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亡国之曲; 或咏亡国之恨。

【典形】 唱后庭、歌玉树、后庭花、后庭曲、后庭遗曲、后庭玉树、六朝琼树、琼树遗音、庭花、庭曲、玉树、玉树歌残、玉树后庭花、玉树庭花、朝朝玉树、朝朝琼树、琼树朝朝见、玉树后庭曲、歌翻玉树、歌残玉树、后庭余唱、玉树凋土、玉树花、玉树尘。

【示例】

〔唱后庭〕 元·萨都拉《凤皇台同御史大夫董公赋》:“六朝歌舞繁华歌,商女犹能唱后庭。”

〔歌玉树〕 清·孙致弥《咏史次王玠右先生韵》:“但听临春歌玉树,不闻清庙奏朱弦。”

〔后庭花〕 唐·杜牧《泊秦淮》:“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。”

〔后庭遗曲〕 宋·王安石《桂枝香·金陵怀古》:“至今商女,时时犹唱,后庭遗曲。”

〔后庭玉树〕 唐·李商隐《柳》:“后庭玉树承恩泽,不信年华有断肠。”

〔六朝琼树〕 元·白朴《摸鱼子》:“问谁歌六朝琼树,当年春满庭宇。”

〔琼树遗音〕 宋·李宗谔《南朝》:“平昔金铺空废苑,于今琼树有遗音。”

〔庭花〕 元·白朴《夺锦标》:“有庭花遗谱,惨哀音,令人嗟惜。”

〔庭曲〕 元·仇远《八犯玉交技》:“谩凝睇,乘鸾秦女。想庭曲,霓裳正舞。”

〔玉树〕 唐·李商隐《燕台诗·夏》:“堪悲小苑作长道,玉树未怜亡国人。”

〔玉树歌残〕 唐·许浑《金陵怀古》:“玉树歌残王气终,景阳兵合戌楼空。”

〔玉树后庭花〕 唐·温庭筠《鸡鸣埭曲》:“宁知玉树后庭花,留待野棠如雪枝。”

〔玉树庭花〕 宋·欧阳修 《赠歌者》:“可怜玉树庭花后,又向江都月下闻。”

〔朝朝玉树〕 元·兰楚芳 《粉蝶儿》:“虽不得朝朝玉树,也能够步步金莲。”


【词语玉树后庭花】   汉语词典:玉树后庭花

猜你喜欢

  • 杜撰

    宋.王楙《野客丛书》卷二十:“杜默为诗多不合律,故言事不合格者为杜撰……然仆又观俗有杜田、杜园之说,杜之云者,犹言假耳。如言自酿薄酒则曰杜酒。”相传古时有个叫杜默的人,做诗多不合乎格律,因此后来把做事

  • 众曲不容直

    《淮南子.说山训》:“季孙氏劫公家,孔子说之。先顺其所为,而后与之入政,曰:‘举枉与直,如何而不得,举直与枉,勿与遂往。此所谓同污而异涂者,众曲不容直,众枉不容正。’”意谓众人都邪恶,决不允许正直的人

  • 鲍叔

    源见“管鲍交”。指知己好友。唐杜甫《送率府程录事还乡》诗:“千载得鲍叔,未契有所及。”【词语鲍叔】   汉语大词典:鲍叔

  • 书轨混同

    同“书同文,车同轨”。唐白居易《为宰相请上尊号第二表》:“天人合应,书轨混同。”

  • 豹藏雾

    同“豹隐南山雾”。宋黄庭坚《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》:“生涯鱼吹沫,文采豹藏雾。”【词语豹藏雾】   汉语大词典:豹藏雾

  • 奴橘

    源见“千头木奴”。指柑橘树。唐陆龟蒙《丹阳道中寄友生》诗:“旧栽奴橘老,新刈女桑肥。”

  • 攀辕扣马

    谓老百姓恳切挽留地方官。汉代班固等撰《东观汉记》:“(第五伦)为会稽太守,为事微,百姓攀辕扣马呼曰:‘舍我何之!’伦密委去,百姓闻之乘船追之,交错水中,其得民心如此。”第五:姓。并列 攀辕,拉住车辕。

  • 琼树

    同“琼树枝”。唐杜甫《寄刘峡州伯华使君》诗:“伏枕思琼树,临轩对玉绳。”宋苏轼《次韵赵令铄》:“故人年少真琼树,落笔风生战堵墙。”【词语琼树】   汉语大词典:琼树

  • 东门之役

    《左传.隐公四年》:“宋公、陈侯、蔡人、卫人,围其东门,五日而还。”又《隐公五年》:“郑人侵卫牧,以报东门之役。”后因以“东门之役”指旧仇。明沈德符《野获编补遗.汪徐相仇》:“〔徐必进〕与汪为桑梓,初

  • 谋谟帷幄

    谟:计策,计谋。帷幄:帐幕,在旁边的叫“帷”,四面合起来的叫“幄”。在军帐中策划。《后汉书.邓禹传》:“制诏前将军禹,深执忠孝,与朕谋谟帷幄,决胜千里。”《三国志.魏书.钟会传》:“景王薨于许昌,文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