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丰城剑气”。用喻人的志气超迈或才具不凡。唐骆宾王《幽絷书情通简知己》诗:“有气还冲斗,无时会凿坏。”坏,音péi,屋后墙。【词语冲斗】 汉语大词典:冲斗
同“前车之鉴”。汉荀悦《申鉴.政体》:“前鉴既明,后复申之。”【词语前鉴】 汉语大词典:前鉴
《诗经.小雅.蓼莪》:“瓶之罄矣,维罍之耻。鲜民之生,不如死之久矣!无父何怙?无母何恃?出则衔恤,入则靡至!”这是《蓼莪》诗的第三章,大意是说:小瓶子空空啊,是大酒樽的耻辱。无福人孤苦地生活,可真是不
原作“信不由衷”,指双方协定并非出于内心诚意。后用为言不由衷,表示心口不一,所言非出至诚。平王东迁后,郑武公、郑庄公父子相继以诸侯供职王室,掌握实权。为了削弱郑国实力,周平王有时也让西虢公参预政事,郑
《诗经.小雅.鹤鸣》:“它山之石,可以攻(注:琢磨)玉。”郑玄笺:“他山喻异国。”以上所引为《鹤鸣》诗第一章和第二章的末二句,意为:那山上的石头,可以作错刀;那山上的石头,可以琢磨美玉。后用为虚心待人
同“州人借留”。《宋史.何承矩传》:“〔咸平〕三年,召还,拜引进使,州民百余诣阙贡马,乞借留承矩。”【词语借留】 汉语大词典:借留
《世说新语.排调》:“谢公(谢安)始有东山之志,后严命屡臻,势不获已,始就桓公(桓温)司马。于时,人有饷桓公药草,中有远志,公取以问谢:‘此药又名小草,何一物而有二称?’谢未即答,时郝隆在坐(晋郝隆字
《左传.成公八年》:“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,何国蔑有?”后以“狡焉思启”谓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。连动 满怀贪诈之念妄图使阴谋得逞。《左传·成公八年》:“夫~封疆以利社稷者,何国蔑有?”△贬义。多
同“河阳一县花”。明张居正《留别新乡方大尹》诗:“官舍柳青萦去旆,河阳花满送啼莺。”
同“一条冰”。宋刘克庄《转调二郎神.再和》词:“多幸,条冰解去,新衔全省。”【词语条冰】 汉语大词典:条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