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明末清初浙东学者黄宗羲及其弟宗炎、宗会。《清史稿.黄宗羲传》谓黄宗羲与“弟宗炎、宗会,并负异才,自教之,有‘浙东三黄’之目。”
同“莫邪”。镆,通“莫”。《汉书.扬雄传上》:“蒙盾负羽,杖镆邪而罗者以万计。”【词语镆邪】 汉语大词典:镆邪
《吕氏春秋.去尤》:“东面望者,不见西墙;南向视者,不睹北方:意有所在也。”后因以“东向而望,不见西墙”比喻主观片面,顾此失彼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知音》:“会己则嗟讽,异我则沮弃,各执一隅之解,
此典指商鞅自己立法,自己受到困害。后以此典比喻自作自受。战国时,卫国(都楚丘,今河南滑县)人卫鞅入秦国(都雍,今陕西凤翔南),帮助秦孝公进行变法。卫鞅改革,适应当时秦国发展生产和军事扩张之需要,所以十
源见“宁成乳虎”。谓酷吏发怒。清唐孙华《猛虎行》:“横行不畏卞庄来,侧目偏逢宁成怒。”
唐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下:“蜀中雷氏斫琴,常自品第,第一者以玉徽,次者以瑟瑟徽,又次者以金徽,又次者以螺蚌之徽。”雷氏,名威,唐时著名制琴家。后以“雷琴”谓精美的古琴。宋陆游《昼卧初起书事》诗:“忽有故
《史记.楚世家》:“若夫泗上十二诸侯,左萦而右拂之,可一旦而尽也。”这是楚人对楚顷襄王说的一话,意思是说对付泗上十二诸侯只须左边牵绊,右边拂拭,一下就降伏了。后以“左萦右拂”比喻战胜对手轻而易举,干净
源见“渭城”。指饯别之宴。宋杨泽民《荔枝香》词:“后约难知,又却似、《阳关》宴。”
参见:姜嫄生稷
犹融会贯通。清 秦笃辉《平书.文艺下》:“殆于圣贤之义理,心领神会,融液贯通,然后参之经史子集,以发其光华,范之规矩准绳,以密其法律,而后乃称为文。”参见“融会贯通①”。见“融会贯通①”。清·秦笃辉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