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鵩鸟集于前”。唐白居易《和春深》之九:“为忧鵩鸟至,只恐日光斜。”
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引《列女传》:“赵简子南击楚,津吏醉卧,不能渡。简子召欲杀之。津吏女子持楫而前曰:‘妾父闻君东渡不测之水,恐风波之起,故祷九江三淮之神,不胜巫祝杯酌余沥,醉至于此。妾愿以鄙躯易父之死。
《三国志.魏书.荀彧传》:“太祖虽征伐在外,军国事皆与彧等焉”注引《典略.祢衡传》:“或问曰:‘曹公、荀令君、赵荡寇皆足盖世乎?’衡称曹公不甚多;又见荀有仪容,赵有腹尺,因答曰:‘文若(荀彧字)可借面
《左传.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夏大旱,公欲焚巫尪。”晋.杜预注:“巫尪,女巫也,主祈祷请雨者。或以为尪非巫也,瘠病之人,其面上向,俗谓天哀其病,恐雨入其鼻,故为之旱,是以公欲焚之。”尪,音wāng,同汪音
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指男女欢会。唐王勃《杂曲》:“智琼神女,来访文君……若向阳台荐枕,何啻得胜朝云。”
见〔饮餐渴饮,夜住晓行〕。
同“守株待兔”。《后汉书.张衡传》:“世易俗异,事埶舛殊,不能通其变,而一度以揆之,斯契船而求剑、守株而伺兔也。”宋黄庭坚《送张沙河游齐鲁诸邦》诗:“守株伺投兔,岁晚将何获?”
源见“檄医头疾”。指曹操的头风病。唐李峤《檄》诗:“曹风虽觉愈,陈草始知名。”
《商君书.修权》:“秩官之吏,隐下以渔百姓,此民之蠹也。”因以“民蠹”指对人民有害的人。《宋书.始安王休仁传》:“休祐吞嚼聚敛……既每为民蠹,不可复全。”明张居正《赠袁太守入觐奏绩序》之一:“凡俗之害
源见“圯桥进履”。谓得到高人传授的兵法书。柳亚子《哭熊味根烈士》诗:“贯日白虹天黯淡,授书黄石事荒唐。”